摘要:南池子、東華門位於北京皇城內,故宮東南側,北起東華門大街,南至長安街,西臨筒子河、勞動人民文化宮、東接東黃城根南街,總用地面積34.5公頃,主要衚衕17條,總戶數4351戶,戶籍人口9130人,院落290多處、4600多間。什剎海(鐘鼓樓屬此片,東城佔半片)該保護區位於北京舊城中軸線北部,屬東城區的部分四至爲草廠衚衕一線以西、舊鼓樓大街以東、鼓樓東大街以北、北二環以南,總用地面積26.96公頃。

東城區隸屬北京市,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區東部,北、東與朝陽區相接,南與豐臺區相連,西與西城區相鄰,是國家和北京市行政、事業機構的主要集中地[1]。東城區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交往與合作關係,在國內經濟交往中與上海、昆明、哈爾濱等45個市區建立了友好關係。

東城區有着豐富的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爲代表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全市歷史文化遺存、衚衕四合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爲密集的地區[2]。201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 85.1 萬人[3],下轄17個街道。境內有天安門城樓、天壇公園、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等景點[4]

2018年8月,全國首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榜單出爐,東城區排第43名。

周初屬薊國薊城,後屬燕國薊城。

秦置薊縣。

新莽時期改名伐戎縣。

東漢複名薊縣。

遼會同元年(938年),改名薊北縣。開泰元年(1012年),改名析津縣。

金貞元二年(1154年),改名大興縣。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東城區風光(19)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內外城巡警總廳,下設46個警政區,內城26區,外城20區;三十四年,內城合併爲13區,外城合併爲10區。宣統二年(1910年),再並內城爲10區,內左一區至內左四區和外左一區至外左五區全部及中一區、中二區東部屬今轄區。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爲京兆地方,同時設京都市政公所,統轄城區,郊區部分屬京兆地方大興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設郊四區,城郊部分屬東郊、南郊、北郊3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設北平特別市,20個城區合併爲11個,轄區屬內一區、內三區、外一區、外三區全部,內五區、內六區與外五區的東半部,城郊部分仍屬東郊、南郊、北郊3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增設內七區,東半部在今轄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郊四區改爲郊八區,城郊部分分屬郊一區、郊二區、郊三區、郊八區。按數字排列,城區屬第一、第三、第八、第十4區全部,第五、第六、第七、第十二4區東半部,郊區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二十4區。

1949年後,治安區改行政區。1950年5月,內城併爲5個區,外城併爲4個區,轄區屬第一、第三、第七3區全部,第五、第六、第九3區東半部。1952年7月,撤第五區,東部劃歸第一區、第三區;9月,第一區改名東單區,第三區改名東四區,第七區改名崇文區,第六區改名前門區,撤第九區,東部劃歸崇文區。1954年12月,東單區劃分爲15個街道;東四區劃分爲21個街道;崇文區劃分爲18個街道。1958年6月,東單、東四2區合併爲東城區,轄10個街道;撤前門區,其東半部劃歸崇文區,崇文區轄7個街道。

2010年6月28日,崇文區併入東城區。[7]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故宮全景

位置境域

東城區位於北京市城區東部。北部、東部與朝陽區相連,南部同豐臺區接壤,西部與西城區相接,介於東經116°22'17"—116°26'46",北緯39°51'26"—39°58'22"之間。東西最寬處5.2千米,南北最長處13.0千米,總面積41.84平方千米。[9]

地質地貌

東城區地處永定河洪積沖積扇形地的脊背從西北山區向東南緩慢下降的開闊平原上,地勢由北向南緩傾。地形爲緩傾斜沖積平原區。境內最高點位於南鑼鼓巷,海拔49米,最低點位於龍潭東湖東南,海拔36米。[10]

氣候特徵

東城區氣候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1.5℃,1月平均氣溫-4.6℃,極端最低氣溫-20℃;7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高氣溫40℃。最低月均氣溫-10℃,最高月均氣溫25.9℃。平均氣溫年較差29.8℃,最大日較差24.2℃(2000年3月26日)。年平均日照2556.9小時,年總輻射4937.6兆焦/平方米。年平均降水量爲62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71.2天,降雪最多達24天(1986年冬季),最少爲3天(1982年冬季)。極端年最大雨量813.2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66.9毫米(199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尤其7月下旬、8月上旬多大雨、暴風雨。[10]

水文概況

東城區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級河l條,即通惠河,爲跨區縣河流,境內長6.1千米;三級河有亮馬河、前三門護城河、北護城河和東護城河4條,均爲跨區縣河流,境內總長12.7千米;四級河只有金水河1條,爲區縣內河流,總長2.1千米;五級河爲筒子河,境內長2.3幹米。河流總長度23.1千米,河網密度0.5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爲通惠河,從永定門橋入東城區,沿南二環流經景泰橋、王蜓公園,至玉蜓橋進入豐臺區,再從左安門橋西匝道橋入東城區,沿東二環流經龍潭公園、廣渠門橋、東便門橋向東入朝陽區,全長56.3千米,流域面積297.1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前三門護城河、北護城河、東護城河等。境內還有龍潭東瑚、龍潭中湖、龍潭西湖、青年湖和柳蔭湖5個湖泊,總蓄水面積0.4平方千米。

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共33片,東城區共有18.5片。[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景山前街該保護區位於故宮紫禁城筒子河與皇家園林景山之間,全長740米。明清時,景山與故宮之間建有北上門、北上東門、北上西門。1931年各門拆除闢路,劃分三段:中爲景山前街,東爲景山東前街,西爲三座門大街,1965年統一定名爲景山前街。[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景山後街該保護區位於景山公園北側,東起景山東街,西至景山西街,中與地安門內大街相連,全長482米。元代爲大都御苑;明清爲皇城。臨街南側古建築是清乾隆年間所建壽皇殿,爲清代皇家供奉先祖神像之所。街北東、西兩側建國後建設的辦公樓,屋頂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坡屋頂形式,立面爲傳統建築形式的裝飾,與南側景山相互呼應、襯托,形成對景,是保持古都歷史風貌的範例。[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景山東街位於景山公園東側,全長546米。街旁明代曾設有司禮監、都知監、印綾監等衙署。因西鄰景山,清末稱景山東大街,1956年定現名。街兩側綠樹成蔭。街東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辦的中國第一所大學——京師大學堂。吉安所左巷8號是毛澤東1918年在北京時住過的地方。[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五四大街東起東四西大街,西至景山前街,全長740米。1965年曾定名漢花園大街,後改五四大街。街北側爲北京大學“紅樓”。1919年5月4日的遊行隊伍,即從“紅樓”北邊的廣場集合出發,1947年被命名爲“民主廣場”。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蔡元培、胡適等革命先輩和文化巨匠曾在此任教。共產黨北京小組誕生於此。“紅樓”內現保存李大釗工作室。“紅樓”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街東段北側的中國美術館是20世紀50年代著名的大型文化設施。“紅樓”爲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南池子、東華門位於北京皇城內,故宮東南側,北起東華門大街,南至長安街,西臨筒子河、勞動人民文化宮、東接東黃城根南街,總用地面積34.5公頃,主要衚衕17條,總戶數4351戶,戶籍人口9130人,院落290多處、4600多間;總建築面積約17.18萬平方米。[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北池子該保護區緊鄰紫禁城東側,規劃範圍東以東黃城根南街爲界,西以筒子河爲界,北至五四大街,南鄰東華門大街,東與東黃城根北街相連。總用地面積39.22公頃,主要衚衕18條,總戶籍數8600人。院落330多處,4600多間,總建築面積18.14萬平方米。就北京舊城整體而言,其低矮、平緩、勻質的建築格局也是風貌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東交民巷該保護區位於天安門東側,東接崇文門內大街,南臨前門東大街,西至天安門廣場東側,北面東長安街。總用地面積62.84公頃,主要衚衕7條,院落64個,1500多間;總居住人口24110人,總建築面積75.78萬平方米。該地區建築多爲西式風格。現以機關辦公爲主,兼有辦公與居住的混合使用形態,在整體上保持了歷史文化街區原有的異域風貌特色。[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東四三-八條位於朝陽門內大街以北、東四十條以南、東四北大街以東、朝陽門北小街以西。包括整個頭條至九條廣大地區。總用地面積65.70公頃,主要衚衕21條,全區域戶籍人口21575人,6681戶,院落1200多處,1800多間;總建築面積45.25萬平方米。該地區是典型傳統的四合院落爲主的居住性成片街區,從“一進院”到“四進院”都有留存,風貌與質量相當完好能夠展示傳統四合院。[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雍和宮-國子監位於舊城東北部,西至安定門內大街、北至北二環、東至東直門北小街西側的育樹衚衕、炮局頭條、後永康北條、東城煤炭一廠和華僑飯店用地東邊界、南至北新橋三條、方家衚衕。總佔地面積約74公頃。總人口約2.5萬人,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院落1200多處、16000多間;其中國子監片總用地36.03公頃,主要衚衕13條,人口約1.3萬人,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雍和宮片38.31公頃,主要衚衕14條,人口約1.2萬,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兩片均不計雍和宮大街現狀道路用地)。該地區是北京舊城內重要寺廟建築和重要文物集中的街區,包括國子監、孔廟、國子監街、雍和宮、柏林寺等。[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北中軸東側,四至爲地安門外大街、平安大街、地安門東大街、鼓樓東大街。總用地面積83.80公頃,主要衚衕24條,人口約2.2萬,院落1200多處、21000多間;總建築面積39.54萬平方米。該地區是北京最老的街區之一。與元大都同期建成,現仍保持了傳統的衚衕結構和大量的傳統四合院,是北京舊城保存最完整、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區。[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北鑼鼓巷該保護區南至鼓樓東大街,北至車輦店、淨土衚衕,西至什剎海保護區東界,東至安定門內大街。總面積約45.27公頃,主要衚衕12條,人口26891人,院落790多處、11000多間;總建築面積32.27萬平方米。該地區與什剎海、南鑼鼓巷、國子監等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相鄰,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護舊城整體風貌和沿中軸線對稱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張自忠路北該保護區南至張自忠路,北至香餌衚衕,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總面積約爲42.11公頃,主要衚衕14條,總人口18000人,約6000戶,院落580多處、9700多間;總建築面積25.42萬平方米。該街區集中了和敬公主府、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孫中山逝世紀念地、歐陽予倩故居等多家文物保護單位。[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張自忠路南該保護區南至錢糧衚衕,北至張自忠路,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美術館后街。總用地面積約爲62.81公頃,主要衚衕18條,人口17000人、5900多戶,院落940多處、15000多間;總建築面積62.54萬平方米。該區域處於皇城與東四三條至八條保護區之間,現有衚衕格局完整,有馬輝堂花園等文物保護單位。[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新太倉該保護區南至東四十條,北至東直門內大街,東至東直門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北大街。總用地面積約爲56.88公頃,衚衕23條。人口31000多人、11000多戶;院落1300多處、18000多間。該區域現有衚衕格局完整,有梁啓超舊居、當鋪遺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東四南該保護區南至乾麪衚衕,北至前炒麪衚衕,東至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總面積約爲34.32公頃,人口52000多人、19000戶,院落650多處、9600多間;主要衚衕14條。該區域是以典型傳統的四合院落爲主的居住性成片街區,風貌與質量相當完好是展示傳統四合院的極佳場所。現有禮士衚衕129號院;內務部街11號院;史家衚衕51、53、55號四合院等文物保護單位。[16][17][18]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皇城是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的重點區域,包括景山地區、北池子、南池子。內含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佔地面積約6.8平方千米。[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鮮魚口保護區範圍:西至前門大街,北至經西打磨廠、長巷四條路東至西興隆街,東至草場十條,南至薛家灣衚衕、北蘆草園衚衕、青雲衚衕、得豐東巷、得豐西巷、小席衚衕、大席衚衕。[16]

北京市“海淀區”概況

什剎海(鐘鼓樓屬此片,東城佔半片)該保護區位於北京舊城中軸線北部,屬東城區的部分四至爲草廠衚衕一線以西、舊鼓樓大街以東、鼓樓東大街以北、北二環以南,總用地面積26.96公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