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最近,《紐約時報》與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也進行了一次對話,其中也談到了喬布斯和 iPad 之間的故事。說起喬布斯,相信很多人都會將他和蘋果相聯繫起來,尤其是他主推的 iPhone,更是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近 10 年之久。

說起喬布斯,相信很多人都會將他和蘋果相聯繫起來,尤其是他主推的 iPhone,更是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近 10 年之久。不過說起他的作品,可不僅僅是 iPhone,像 iPad 也是他的代表作,至於在他離去後發佈的 AirPods,也被看做是帶有濃濃喬布斯氣息的作品。

而最近,《紐約時報》與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也進行了一次對話,其中也談到了喬布斯和 iPad 之間的故事。

Schiller 提到,iPad 誕生的本意是蘋果爲了打造一臺售價低於 500 美元的電腦設備,以供給用戶更便宜的選擇。但在喬布斯看來,即便是價格低,但也要讓產品的品質和體驗“蘋果化”,這在當時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爲電腦的成本擺在那裏。

所以喬布斯的建議是爲 iPad 做減法,去掉了鍵盤和市面上筆記本的翻蓋設計,也因爲如此,iPad 團隊開始更多的研發關於觸控方面的技術。巧合的是,這樣的技術也幫助他們更好的用在了 iPhone 上,最終讓後者在 2007 年率先成功。而到了第二代 iPhone 時,蘋果決定重新着手 iPad,於是有了這款被《Time》評選爲“10 年來最具影響力的 10 款科技產品”之一的科技產品。

不過遺憾的是,隨着手機屏幕的越來越大,iPad 作爲“簡化筆記本”的意義變得不明顯了,這也使得蘋果開始重新爲其加入鍵盤、手寫筆以及最近的鍵盤,希望它更多的起到取代筆記本電腦的作用。當然,也因爲如此,iPad 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不知道這是不是和他們的初心相違背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