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經濟學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發起人、科技部原副部長張來武在會上討論了“六次產業新發展的數字經濟”的主題。湖北經濟學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科技部原副部長張來武,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湖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章新國,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袁德芳,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二級巡視員熊紹光,湖北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溫興生共同爲聯盟揭牌。

2019年12月15日,第二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論壇在湖北經濟學院成功舉辦,主題爲“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會議由湖北經濟學院校長董仕節主持,來自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3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展開探討。本次會議由湖北經濟學院主辦,財經高等研究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

開幕式上,湖北經濟學院校長董仕節表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國家“三大戰略”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面對此難得的發展戰略契機,依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高端智庫平臺,湖北經濟學院發起成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

湖北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溫興生在致辭中表示,湖北經濟學院致力於“辦湖北的經濟學院”,產出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實用性的理論成果和政策建議。他表示,在第一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論壇上揭牌成立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經在重大課題、專著出版、高水平論文、服務政府決策諮詢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會議還舉行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揭牌儀式。湖北經濟學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科技部原副部長張來武,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湖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章新國,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袁德芳,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二級巡視員熊紹光,湖北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溫興生共同爲聯盟揭牌。

湖北經濟學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發起人、科技部原副部長張來武在會上討論了“六次產業新發展的數字經濟”的主題。他表示,數字經濟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工業文明,促進了第四、第五、第六產業的產生,將對人類經濟史和文明發展史產生深遠影響。第六產業則是以跨產業融合、系統共享爲標誌的共享產業。張來武認爲,有了第四產業數字化的充分發展和人工智能的充分應用,有了第五產業共識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礎,發展至今,共享系統要用區塊鏈從微觀層面實現,這就是第六產業。他認爲,未來,區塊鏈的主戰場就在第六產業。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針對“區域利益平衡和生態補償”的問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就區域利益平衡和生態補償概念進行了介紹,從五個方面討論了建立區際利益平衡機制的重大意義,基於“十要素”視角探討了如何更加全面地推進區際利益平衡機制的建設,並強調了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區際利益平衡機制的強力支撐,認爲對區域利益平衡和生態補償問題進行探索意義重大,長江經濟帶可以先行一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先探索一步。

財經高等研究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田國強教授在會上致辭並發表主旨演講,梳理了財經高等研究院、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院成立一年來的主要成就,兩個研究院匯聚一流的人才師資,產出一流的學術成果,成立一流的智庫聯盟,舉辦一流的學術論壇,秉承“環球視野、高端引領、開放合作”的理念,持續爲湖北省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田國強教授指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考察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較大程度上得益於經濟上的選擇自由,鬆綁放權的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對外開放以及民營經濟大發展。實踐表明,政府要更多依靠開放背景下市場化的結構性改革以及由此體現的競爭中性、所有制中立原則導向。湖北在民營企業的早期實踐開創了諸多先河,具備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歷史基因與基礎條件。實施競爭中性政策,湖北應如何行動?田國強教授認爲,首先要補齊法律和政策短板,確立競爭中性原則;其次要從管資產轉變爲管資本上來;再次,在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開放”之於“改革”的倒逼作用便異常重要,湖北或可將自貿試驗區打造爲以競爭中性政策促進自由貿易的示範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