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爲《四庫全書》極其《總目》的編纂付出了很多的辛勞,但劉權之卻認爲他的老師紀曉嵐爲《四庫全書》所作貢獻要大的多,乾隆四十七年,第一份《四庫全書》竣工後,紀曉嵐給皇帝上了《欽定四庫全書告成恭進表》。此表寫得洋洋灑灑,其把《四庫全書》的來由高度而凝練地予以概括。爲此,劉權之寫了篇《跋進書表》:

此集中第一篇大文字。蓋《四庫全書》開館,吾師即奉命總纂,自始至終,無一日之間,不惟過目不忘,而精神亦足以相符,經手十年,故撰此表,振筆疾書,一氣呵成。而其中條分縷析,纖悉具備,同館爭先快睹。總其事者,復令陸耳山副憲、吳稷堂學士合撰一表,屬吾師代爲潤色,改就,終不愜意,仍索此表,書兩人銜名以進。乃高宗純皇帝明鏡高懸,謂此表必系紀某所撰,遂特加賞一分,鹹驚睿照之如神也。

劉權之認爲其師紀曉嵐所寫《進表》好到無以復加,而乾隆皇帝看到此表後認定該表乃是紀曉嵐親自撰寫。皇帝的誇讚令門人劉權之也大感榮光,而劉權之本人也因爲參與修纂《四庫全書》漸漸受到了朝廷的重視。這也是後來他一路受到提拔的原因。到了嘉慶四年,劉權之已升爲左督御史,在此任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建議,《清史稿列傳》中載有他的所爲:

四年,擢左都御史,典會試。疏言:“買補倉谷,地方官奉行不善,在本境採買,不論市價長賤,發銀四五錢。花戶不願納谷,惟求繳還原銀,加倍交價。富戶賄吏飛灑零戶,轉得少派。善良貧民深受其累。官以折價入己,仍無存米。遇協濟鄰省,令米商倉猝購辦,發價剋扣,起運勒掯。請飭遇應買補,向豐稔鄰縣公平採辦,不得於本縣苛派,嚴禁胥吏舞弊。”又言:“社倉大半藉端挪移,管理首事與胥吏從中侵盜,至歉歲顆粒無存,以至殷實之戶不樂捐輸,老成之士不願承辦,請一律查禁。”詔韙之,飭各直省嚴禁,民得免累,湖、湘間尤稱頌焉。

但是,劉權之卻因照顧紀曉嵐的女婿而受到質疑,《清史稿》中亦載有此事:“編修洪亮吉上書王大臣言事戇直,成親王徑以上達,權之與朱珪未即呈奏,有旨詰問,自請嚴議。上以權之人品端正,平時陳奏不欺,寬其處分。尋遷吏部尚書。五年,典順天鄉試。六年,命爲軍機大臣。越一歲,會川、楚、陝教匪戡定,權之入直未久,上嘉其素日陳奏時有所見,疊予褒敘。在吏部久,疏通淹滯,銓政號平。九年,失察書吏虛選舞弊,因兼直樞廷,薄譴之,調兵部。十年,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土,加太子少保。軍機章京、中書袁煦者,故大學士紀昀女夫也,入直已邀恩敘,權之於昀有舊恩,至是復欲以袁煦列薦。同官英和議不合,已中止,英和密請宴見,面劾權之瞻徇。上不悅,兩人同罷直,下廷議革職,念權之前勞,降編修。未歲,擢待讀,遷光祿寺卿,歷遷兵部尚書。”

劉權之感念師恩,爲此破格提拔紀昀的女婿袁煦,那時袁煦已經蒙朝廷恩敘,按照規定不能再破格提拔,但趕上朝廷下令提拔人員時,劉權之竟然違例將袁煦之名列入。他的這種做法顯然是感激老師的舊恩,但其所爲卻受到了同官英和的參劾。英和指責劉權之徇私情,爲此劉權之被降職爲翰林院編修,後來劉權之又升爲光祿寺卿、國史館總纂官等職。到了嘉慶十六年,劉權之再次受到提拔,拜體仁閣大學士,可見他依然受到了皇帝的看重。

然而劉權之在生活上卻並不在意,如前所言,他喜歡豪飲無度,在持家方面他也沒有過多的在意,以至於家產大多被農奴所侵佔。爲此,他也辦法開源,但他在理財方面確實不擅長,昭槤在《嘯亭雜錄》中稱:“家貲多爲奴所侵;屢納苞苴,其家仍不敷用。素羨某相侵吞河工費用,乃上書言治河策,娓娓數萬言,率皆不中窾要;爲百菊溪所揶揄,曰:‘此等行屍走肉,亦復想啗我金耶?’”

後來他不幸又趕上了天理教之亂,因爲救駕不及時而被勒令退休,劉權之在當高官時沒有蓄下什麼財產,故其退休返回長沙只能住在一處小房子內,以至於窮困而死。《嘯亭雜錄》中載有此事:“癸酉之變,公聞命逡巡不時入,及抵禁城四門已闔,公危坐輿中,絕食三日,幾至餒斃。事聞,即日勒令休致;歸日,家無一廛,窮困而死。”

關於劉權之在長沙的故居,趙統所著《江陰明清學政》中稱:“劉權之在長沙的故居,曾數易其手。至清末,竟成了時務學堂所在地,梁啓超曾在此講學過。聽說,如今故址尚存,已成長沙的一個歷史文化旅遊景點了。”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沿途所見老街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由此左轉

2018年12月24日,我在長沙開會結束後,請湖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尋霖先生帶我尋訪,其中一個尋訪點就是前去探看劉權之故居。其故居位於長沙市三貴街29號。尋主任稱這一帶不便停車,於是我們的車停在一個大路口上,他帶我步行前往該處。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依然存在的行業

沿途依然見到了擦皮鞋這個行業。十幾年前,其他城市也多見此景,後迅速消失,然在長沙卻幾次看到這種景色。如今的長沙到處是高樓林立,然他地消失之景卻能目睹於此,也許這正是長沙市新舊觀念交融的具體體現吧。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三貴街入口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被摺疊的街牌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因施工,機動車禁止入內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已在拆建之中

走到三貴街入口時,在這裏卻看到了繁忙的施工現場,我擔心要尋找的劉權之故居也在被拆之列。然尋霖說不太可能,因爲那裏曾經做爲時務學堂所在地,僅憑這一點也能得以保留。而後他向我講述自己在湖南圖書館善本部工作時曾幾次來此故居。故我們輕車熟路地走到了此處。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找到了目的地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小小的投信口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介紹牌及門牌號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進入院中

果真這處老院落保持完整,院門上掛着“天倪廬”的匾額,門旁則有“長沙時務學堂研究會”之匾,然此處卻大門緊閉。尋霖使勁敲門,但裏面沒有人應答,而旁邊一位過路人卻告訴我們,要想入此院請按旁邊的門鈴。這個門鈴按鈕太小,以致我二人未曾看到。按過門鈴後不到一分鐘,門就從裏面打開了,裏面出來一位年輕女子,她問我們有何事,尋霖告訴她我們想參觀此處舊居。此女聞言很高興地把我們讓入院中。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院中景緻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介紹牌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冬天的綠色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游魚

這處院落頗爲整潔,右側是一排民國建築的平房,左側牆體則堆起了假山水石,尤其那茂盛的植物,讓人一望即有潤眼之感。這位女子自稱姓陳,是學校派來的志願者,她帶我們先參觀了時務學堂故址陳列室。此室處在入門的右手,這處房屋能夠感覺到是新近加蓋者,其建築風格與整個院落略顯衝突,尤其那金屬推拉門,頗與時務學堂之名有風格衝突。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時務學堂故址陳列室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進門看到了影壁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簡介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唯一提及劉權之之處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展板

走入陳列室內,迎面看到了“時務學堂故址簡介”,此簡介寫在玻璃板上,拍照起來始終有重影,好在上面的字跡可以看得清楚。我在上面一眼就看到了劉權之的字樣:“湖南時務學堂是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之一。1897年11月29日,時務學堂利用三貴街劉權之舊邸,正式開學。”看到此字樣讓我放下心來,以此證明找對了地方。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思默樓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應該是陳雲章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這種拓片少見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設計別緻的展櫃

然而這位陳同學卻說本處故宅依然屬於陳雲章先生後人所有,而簡介上也寫明:“1938年,時務學堂故址毀於長沙大火。抗戰勝利後,陳雲章先生購買時務學堂廢址的地皮,蓋起這棟住宅,並立‘時務學堂故址’牌坊,現爲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思默樓全景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碑廊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廊名

環顧這間展室,介紹的都是與時務學堂有關的人和事,我問陳同學故居內是否還有與劉權之有關的介紹,她說沒有。而後她帶我們參觀了陳雲章的思默樓,一樓佈置成了展廳的模樣,牆上掛着許多名人題詞,屋當中也有幾個展櫃,擺放着一些與陳雲章有關的資料。院落中還建有碑廊,牆上嵌着一些新刻的石碑。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周谷成所題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天倪堂全景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老照片

劉權之:兼辦總目,覈查訛誤(下)韋力撰

志願者陳同學

之後陳同學又帶我們參觀了天倪堂,此堂處在院落的頂頭位置,是一處獨立建築。走入堂內,裏面佈置成了祠堂的模樣,而陳同學向我們講解着她所瞭解的陳雲章的故事。尋主任顯然比她瞭解得更爲詳盡,不時地補充着陳同學的所言,而我卻在四處探看着,希望能找到與劉權之有關的歷史物證,可惜我的企圖未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