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下回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煤炭自燃现象,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常用的煤层自燃危险预测方法包括:类比统计法、自燃倾向性试验和综合预测法。

煤层自燃危险性预测方法有哪些?

(1)类比统计法

如矿井生产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煤层自燃现象,则可根据原有资料,对现阶段开采煤层是否具有自燃可能性做出判断。为了提高采出率,我国众多矿井采用沿空留巷方式进行回采,巷道沿工作面底板掘进,延长了巷道的使用时间。巷道旁边就是采空区,在采空区内部遗留大量浮煤。当浮煤氧化升温后,会在巷道沿采空区一侧出现自燃现象。该方法得出结论的基础是相关资料,只能作为一种粗略的判断依据,无法对煤层是否自燃做出精确判断。

(2)自燃倾向性试验

自燃倾向性试验是通过测试煤体自身的性质,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所在煤层出现自燃的可能性,主要测试内容为煤的氧化性。

(3)综合预测法

综合预测法是根据煤炭自然发火的频率、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工作面采高、推进速度、采空区漏风情况等参数,判断煤层自燃的可能性。

当出现煤炭自燃的征兆时,可以采用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防灭火材料。普瑞特防灭火材料既能有效地防治煤炭自燃,又能封堵煤体孔隙,防止瓦斯向外释放。普瑞特防灭火材料具有流体的流动性及膏体的覆盖与封堵性,胶凝反应之前属于泡沫流体的一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及堆积性,胶凝之后则属于膏体。普瑞特防灭火材料被注入到防灭火区域,凝胶以泡沫为载体沿浮煤的裂隙呈立体状扩散,扩散过程中固结后的凝胶能对其中的裂隙进行有效地封堵,隔断漏风通道。并且普瑞特防灭火材料能固结90%以上的水分,大幅度提高浆水在防灭火区域里的滞留率。普瑞特防灭火材料被注入到防灭火区域后,通过大面积扩散覆盖、固水降温、封堵漏风的原理防治煤炭自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