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人才在深圳更好地。2019年11月29日,深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2019年度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在深圳人才園召開,會議充分聽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尤其是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

在深圳

有一座以“人才”命名的公園

它是全國首個人才主題公園

人才星光橋、人才功勳牆、求賢閣……

園中的一切都匯成了一句

“深愛人才,圳等您來”

深圳熱愛人才、重視人才

爲了與人才相互成就

讓人才在深圳更好地

工作、生活與成長

深圳做了這些……

用數據說話

人社階段性工作成績單

就業

2019年1—10月,我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3.75萬人,就業人口規模1162萬人,同比增長3%,城鎮登記失業率2.22%,“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

社會保障

2019年1—10月,實現社保降費減負106.62億元,發放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11.5億元,返還受影響企業失業保險費1.39億元。社會保險總參保35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7%。全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居全國前列。

人才

2019年以來,已累計認定國內高層次人才9000餘人,接收應屆畢業生9.37萬人,引進市外在職人才12.95萬人,引進海外留學人員1.86萬人,累計超13萬人。在站博士後3400多人,連續5年超30%速度增長。累計建成市級大師工作室42個、技師工作站13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09家,評選“鵬城工匠”10名。

2019年11月29日,深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2019年度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在深圳人才園召開,會議充分聽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尤其是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

2019年以來,市人力資源保障局主辦4件關於我市高層次人才政策的建議,辦理工作得到人大代表高度評價和認可,4件建議全部獲得“滿意”評價。主辦2件關於我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相關問題的建議,2件建議全部獲得“滿意”評價。九三學社深圳市委會和致公黨深圳市委會對我市人才工作提出了2件提案交我局辦理,2件提案全部獲得“滿意”評價。

秒批

在全國率先開展人才引進業務“秒批”改革,作爲全國人社系統重點行風工程予以推廣。目前我局188個依申請事項,186個實現網辦,128個實現“不見面審批”,27個實現“秒批”辦理。人才一體化平臺第一批功能上線運行,人才伯樂獎、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業務已開放線上申報。社保業務實現“同城通辦”和“綜合櫃員制”。

勞動關係

健全欠薪治理保障體系,“欠薪保障基金、應急週轉金、工資保證金‘三金’兜底工資支付保障體系”獲得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實地核查組高度肯定,建議在全國推廣。

全方位打造“國際人才高地”

下一步工作展望

今後,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繼續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注重高端化引領,堅持國際化視野,圍繞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精準對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方位打造“國際人才高地”。

一是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破解“卡脖子”問題,廣泛集聚海內外創新人才,加快落實境外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推進粵港澳職業資格認可先行先試,深入推進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建設國際人力資源市場。

二是優化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以市場化、社會化爲導向,修訂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和標準。深化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探索在5G、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專業開展職稱評審,支持高校、高水平建設醫院開展職稱自主評審。開展事業單位領域人事薪酬綜合配套改革,建立符合公益事業發展規律和需要的事業單位崗位動態調整機制。

三是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區”。加快推進技能提升行動,調整技能提升行動補貼對象範圍和標準,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加快構建現代技工教育體系,出臺推進我市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打造產教融合深圳特色“雙元”育人職教模式,深化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改革,全面開啓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備戰工作。

在深圳

有健全、溫暖的社會保障

在深圳

有多元化的成才體系

在深圳

有無限的發展動力和機會

在深圳

每一個人都有發光發亮的可能

深愛人才,圳等您來

原創內容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