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涉足新產業僅兩年多就將此部分資產悉數剝離,元力股份是爲更好地聚焦活性炭主業,還是爲了排除即將引爆的商譽“地雷”?

12月16日晚間元力股份公告稱,公司擬以4500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廣州原力互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原力”)100%股權轉讓給楊斌。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將不再持有網絡遊戲資產,進一步聚焦優勢業務。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末開始,元力股份就相繼出售買來一年多的重要網遊資產——廣州創娛、廣州冰鳥100%股權。而此次擬出售標的廣州原力也是去年元力股份爲承接廣州創娛部分資產而設立的獨立公司。隨着上述資產的相繼剝離,元力股份預計獲得交易對價4.125億元,公司也將徹底告別網絡遊戲業務。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涉足網遊業務未見成效,迫於商譽減值壓力,也是元力股份陸續出售該業務的主要原因。

彼時,由於均爲高溢價收購,廣州創娛和廣州冰鳥並表後共產生4.19億元商譽。即便在去年末剝離廣州創娛之後,包括承接部分資產的廣州原力在內,元力股份仍存在3.2億商譽。

但從剩餘兩家網遊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廣州冰鳥即使已扭虧爲盈,但其出表時資產負債率仍高達119%。廣州原力去年和今年前十個月,也持續處於虧損狀態,拖累元力股份前三季度淨利潤下降近兩成。

在此情況下,隨着最後一筆網遊資產——廣州原力的出表,元力股份賬面商譽清爲0,商譽地雷排出,損益也僅爲-1700萬元。

4.125億相繼剝離網遊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元力股份主營木質活性炭的生產銷售,2011年初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爲A股市場唯一一家活性炭上市公司。

上市頭兩年,元力股份也曾經歷業績低谷期,此後隨着國家獎勵以及活性炭產銷量提升,公司業績再次回溫。

2011年至2015年,元力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1億、3.4億、3.73億、5.45億、5.88億,淨利潤分別爲3518.03萬、2315.54萬、541.6萬、2030.58萬、3087.82萬。

爲了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2016年8月,元力股份以自有資金2.36億元受讓廣州創娛100%股權,介入網絡遊戲產業,業務覆蓋活性炭、白炭黑(硅酸鈉)、環境工程、網絡遊戲等四大板塊。

在此基礎上,2018年1月元力股份再以1.6億元自籌資金完成對廣州冰鳥100%股權的收購,加碼網遊業務。兩筆收購完成,元力股份累計耗資3.96億元。

隨着兩家公司相繼並表,網絡遊戲業務也成爲元力股份重要的利潤來源。2016年至2018年,元力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3億、8.53億、17.02億,同比增長10.91%、30.78%、99.42%;淨利潤分別爲4254.78萬、4867.67萬、8263.57萬,同比增長37.79%、14.4%、69.76%。

其中,網絡遊戲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爲0.24億、1.16億、8.66億,佔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爲3.63%、13.57%、50.89%。

但令人詫異的是,廣州創娛剛並表一年,元力股份就起了出售的心思。去年12月初元力股份公告稱,公司以1.1億元的價格將廣州創娛100%股權轉讓給非關聯方陳華升。此次交易旨在整合公司資源,聚焦優勢業務,優化資源配置,降低財務槓桿。

三個月後,廣州冰鳥也成爲元力股份的出售標的。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顯示,元力股份將其所持廣州冰鳥100%股權以2.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自然人陳華升、佔萍。由於廣州冰鳥和廣州創娛兩家公司2017年營收合計占上市公司的58.97%,因此本次交易也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今年10月份,爲承接廣州創娛部分網遊資產而設立的廣州原力,將其所持廣州創俠100%股權、廣州心源34.38%股權,以375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陳華升。

日前,元力股份加速對網遊資產的剝離,此次公司計劃作價4500萬元將持有的廣州原力100%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楊斌。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將不再持有網絡遊戲資產,進一步聚焦優勢業務。

粗略計算,上述資產剝離完成,元力股份預計累計獲得交易對價4.125億元,與購入價格相差不大。

網遊子公司虧損拖累淨利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隨着遊戲行業監管政策趨嚴,元力股份網遊業務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

企查查顯示,廣州創娛和廣州冰鳥分別成立於2015年2月15日和2016年7月6日,元力股份對其進行收購時兩家公司成立時間均不足兩年。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儘管如此,兩家公司仍獲得了較高的評估溢價。彼時,根據評估,廣州創娛100%股權交易對價2.36億元,較其2016年上半年末淨資產1776萬元溢價超12倍。而廣州冰鳥評估基準日2017年9月末的淨資產爲-5142.98萬元,其估值爲2018年承諾淨利潤2000萬元的8倍市盈率,確定爲1.6億元。

收購完成後,廣州創娛和廣州冰鳥合併報表分別產生2.09億元、2.1億元商譽,合計約爲4.19億元,使得去年三季度末,元力股份商譽賬面價值升至4.19億元。

從兩家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收購前,廣州創娛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9.4萬元、5581.9萬元,淨利潤分別爲-908.35萬元、2584.45萬元。在2016年9月1日並表後,廣州創娛實現營業收入2369萬元,淨利潤1010萬元。

同時,資產出售報告顯示,2017年和2018年前十個月,廣州創娛營業收入分別爲1.16億元、1.1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490.4萬元、2415.41萬元,業績表現呈現較大的波動。

此外,廣州冰鳥也在被收購後扭虧爲盈。2017年和2018年,廣州冰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7億元、7.39億元,淨利潤-4331.21萬元、2426.37萬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各報告期末,廣州冰鳥資產負債率分別爲160.02%、119.11%,儘管已經盈利且設定了三年淨利潤不低於9000萬元的業績承諾,但在早年推出的“爆款”遊戲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廣州冰鳥仍存在較大的經營壓力。

不僅如此,承接了廣州創娛部分資產的廣州原力也持續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和2019年前十個月,廣州原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60.42萬元、2015.56萬元,淨利潤分別爲-2549.41萬元、-1237.09萬元。

而廣州原力承接此部分虧損資產的同時,也分攤了元力股份收購廣州創娛形成的商譽。即便去年年末廣州創娛的出售減少商譽9765.15萬元,但截至報告期末元力股份仍存在3.21億元商譽,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達到兩成。

此外,因廣州原力持續虧損,也拖累了元力股份業績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元力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91億元,同比減少23.55%;淨利潤6695.13萬元,同比減少19.61%。在上半年剝離廣州冰鳥後,三季度末元力股份賬面商譽價值爲1.11億元。

元力股份同時表示,出售廣州原力預計產生損益-1700萬元左右。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將增加貨幣性資產5750萬元,商譽將降爲0,不再持有網絡遊戲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元力股份還在推進8.83億元規模的定增事項。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88345萬元,分別投入南平工業園區活性炭建設項目、南平元力活性炭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