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的熱議的話題。最近,有一位老年網友提問,現在退休養老金差距比較大,級別較高的人養老金拿上萬元,而有些大城市居民可拿五六千,但是一些偏遠地區或高齡老人的退休金還在二三千元,那麼退休養老金的差距原因究竟在哪 裏呢?

對此,我們認爲,退休養老金差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你的身份不同,決定養老金的高低。機關事業單位由財政撥付作爲保障,他們的養老金相對於企業退休人員的要高一些。資料顯示,到2014年10月纔開始啓動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而且即使是機關事業單位的新人,繳納養老保險也是非常穩定的。相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人員繳納養老金穩定性差,有的人是時斷時續,所以,退休時拿養老金差距大就很明顯了。

第二,養老金的高低,還要看你的繳費基數。有些效益好的企業,就足額上繳,給職工繳納養老金是按上年平均工資的300%繳納,而更多的民企或個體戶是按照上年平均工資的下限60%繳納。那肯定是繳費越多,養老金拿得越多。而越是繳得少,將來養老金就拿得少。機關事業單位由於可以頂格交納養老金,所以他們退休人員的收入要高於企業退休人員。

第三,繳費年限越長,收入就會越高。比如,一些國企、央企的職工工作比較穩定,有的人一到國企工作就幾十年,繳納養老保險從不間斷,本人又要求單位頂格交納養老金,所以,他們的收入就相對高一些。同樣,有些在民企工作的職工,頻繁調換工作崗位,繳納社保也時斷時續,所以他們拿的退休養老金就會少很多。繳納15年養老金的人,退休收入肯定要比繳納30年的人要少很多。

第四,不同地區,養老金收入也不同。像北上廣這樣的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當地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較高,相對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高一些,像在上海一般剛退休的人員收入都在4-5000元,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退休金收入只有2-3000元左右。

此外,退休較早的人員也比較喫虧,雖然國家給連續漲工資,但往往收入還是趕不上當前剛退休人員的收入。所以,近年來養老金就會向高齡人員或偏遠地區退休人員傾斜。

養老金的發放的確存在着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受身份不同、繳費基數、繳費年限,以及你所在城市的經濟收入水平,並且綜合以上因素,計算出來的結果。而針對養老金存在的較大差距,我們國家現在是採取“壓高、提低、擴中”的辦法,儘可能的縮短之間的差距。主要是高收入羣體工資少加一點,而對於養老金偏低的羣體在增加養老金上面,適當多加一些,以提高低收入羣體的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