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團縣委聚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做活“青年”文章,針對在外求學青年、縣內優秀青年和返鄉創業青年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充分發揮聯繫廣泛的優勢,創新思路,主動履職,努力當好縣委的助手和後備軍,全力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服務人才強縣

努力爲在外求學青年鋪好回鄉路

堅持多措並舉,深入貫徹“人才強縣”發展戰略,實施“引鳳還巢”工程,努力吸引在外求學青年迴流。一是建組織,把在外大學生聚起來。以“加強交流學習、服務含山發展”爲目標,發動含山籍在外大學生,成立大學生聯合會,並於今年暑期成功推選出聯合會領導集體和骨幹成員,配合縣直各有關部門開展了“交通文明勸導”等多項活動,展示了含山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目前聯合會在冊會員達450餘人。二是聘使者,讓在外大學生動起來。爲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繫青年的橋樑紐帶作用,於今年暑期在全市成立首家縣級青年人才工作站,聘請8位含山籍在外優秀大學生爲“吳楚英才使者”,並充分發揮他們在含山籍大學生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優勢和熱衷於爲家鄉發展作貢獻的激情,鼓勵他們在學業之餘,多瞭解家鄉、多宣傳家鄉,全力爲家鄉“引才引智引鄉愁”工作作貢獻。三是辦活動,將在外大學生引回來。爲幫助他們知家鄉、愛家鄉、興家鄉,召集45名在外大學生成功舉辦第一屆“含山學子看家鄉”活動。爲提升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主動對接縣直有關部門和鄉鎮,共開發23個崗位,開展暑期“政務大實習”。爲引導他們利用暑期閒暇時間積極爲家鄉社會事業做貢獻,發動80餘名大學生參與了交通文明勸導、全省青少年籃球錦標賽、暑期公益課堂和“護苗·我和祖國共成長”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同時,對接5個高校團委組織近130名大學生來含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對外宣傳含山。

聚焦凝聚青春力量

努力爲縣內優秀青年搭好展示臺

堅持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青年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奮力在服務含山發展中展現新作爲、創造新業績。一是通過聯誼增進交流。爲幫助全縣青年解決好婚戀交友方面的操心事,於情人節前,召集40名單身青年男女在和平使命真人CS拓展基地成功舉辦“愛在太湖山—含山青年聯誼會”。爲激勵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優秀青年擔當作爲,努力爲推動含山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於“五四”青年節當天,召開“五四青年說之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座談會。二是通過比賽展示風采。爲引導青春建功,展現新時代含山青年風采,於“五四”青年節前,在全縣成功舉辦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新時代青年風采展示演講比賽,號召全縣廣大優秀青年傳承百年五四精神,爭做新時代有爲青年;於國慶前後,在全縣成功舉辦“全員助力·美好含山”垃圾清理挑戰賽,動員全縣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到縣委全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在全縣廣大團員青年中營造了“人人蔘與,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三是通過表彰激勵爭先。爲激勵全縣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結合喜迎“五四”青年節,在全縣表彰了18名優秀團幹部和43名優秀共青團員,併成功推薦含山中學黃曦同學獲得全省優秀共青團員、2名優秀返鄉創業青年獲評全市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和第五屆全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努力爲返鄉創業青年牽好發展線

堅持“爲黨爭取青年人心、匯聚青年力量”,圍繞返鄉創業青年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及時“補位”,給予關心、支持和幫助,以讓他們回得來、留得住、創得成。一是幫助引才解渴。針對部分返鄉創業青年企業反映引進人才難的問題,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瞭解企業對人才引進的實際需求,並主動牽頭幫助對接周邊高校,成功幫助2家企業引進5名急需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二是幫助引智解憂。針對部分返鄉創業青年反映由於企業規模小,尋求高校技術支持難的問題,廣泛發動含山籍在外學子勇當家鄉企業的“敲門石”。將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和需求與在外學子就讀學校的特長專業精準對接,通過學生引路,成功打通我縣企業與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的通道。目前,已通過含學聯負責人成功幫助張某返鄉創辦的空調製冷配件公司與天津商業大學對接,初步達成校企合作意向。還有1個項目正在對接中。三是幫助引資解困。針對部分返鄉創業青年企業反映爭取項目資金難的問題,因地制宜,積極向上爭取各類政策扶持。成功幫助返鄉創業大學生劉帆申獲安徽省返鄉創業大學生示範基地和馬鞍山市青年創業人才(團隊),並獲得獎補資金總計20萬元。同時,通過走訪調研,深入摸排,今年又積極向上申報2個省級返鄉創業大學生示範基地和3個市級青年人才(團隊)。此外,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繫廣泛的優勢,在幫助現有返鄉創業青年對接縣直各有關部門,申報政策支持的同時,積極向有意向返鄉創業的青年宣傳我縣各類優惠政策,鼓勵回鄉創業,助力家鄉發展。

來源:團縣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