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学子本身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加上当时南北考试制度的不同、朝廷的博学鸿词考和天津科举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当时重要的经济产业的迁移,使得江南学子北上天津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了。慢慢地江南成了中国的经济文化繁荣之地,也成了中国古代科举人才的生源地,出现了许多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然而这一地区在清代前期却出现了大批的江南士子北上天津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纵观中国历史会发现,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发源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三皇五帝,河图洛书,还有后来的诸子百家,其活动区域皆在北方地区。

然而近现代以来,我们在提到江南地区,总是会觉得十分的富饶,其实这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转变过来的,由于北方的连年战争,朝代更替,导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大批转移到江南地区,由于这里的气候很适合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这里曾经并没有经过开发,所以土地非常的肥沃。并且它的雨季和旱季分配比较均匀,所以农业,手工业逐渐繁荣起来。加之整个地区山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又经过不断的人工改造,早已不是那个瘟疫盛行的蛮荒之地了,所以后来的很多达官贵人,也多愿意来此地游玩。

慢慢地江南成了中国的经济文化繁荣之地,也成了中国古代科举人才的生源地,出现了许多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然而这一地区在清代前期却出现了大批的江南士子北上天津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哲学上讲,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那么关于清朝前期大批江南士子北上天津的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那么究其原因呢,我们可以从事物矛盾的两面性来分析,既然江南士子离开江南地区,北上天津。那么就其内因来讲可能是江南地区内部出现了问题,不在适合士子的发展。其外部原因来讲,那就是天津地区出现了适合士子发展的环境,这些我们称之为地区间的矛盾。还有江南的那些学子本身和整个社会制度的矛盾。下面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详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地区间的矛盾

(一)天津地区的发展

天津的发展起步其实比较晚的,在明代天津才开始设卫建城,但其文化十分贫乏。那些渴望学习和有写作能力的人数百年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在科举考试中,明代学者寥寥无几。在清代,特别是雍正以后,天津科举制度出现了难得的繁荣,科举家族数量众多。这些科举家族大多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促进了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天津的文化地位迅速上升,很快成为北方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地位的上升和科举制度的出现,产生了人口虹吸效应,鼓励受过教育的人迁移。

(二)江南地区的问题

江南地区虽然在清朝建立之前就已发展繁荣多年,但在明清王朝的更替中,也发生的长期的战乱。清朝建立之初,王朝初定,难免会有很多地区人心浮动,而江南地区地理上远离朝廷,本身的反清复明思想又非常普遍,各种斗争也是此起彼伏。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平定朝中的局势,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江南的政策。比如在清朝时期发生的“通海案”、“哭庙案”、“奏销案”等涉及了多个方面,对江南造成了沉重打击,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仇恨却也有增无减,逐渐地清政府对待南北的标准也不再一致,形成了“北松南紧”的政治环境。

所以,从地区间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北方的天津是政策宽松,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稳定,而江南地区,政治打压严重,社会环境较黑暗,因此江南地区的大批士子北上天津,也在情理之中。

二、学子本身和制度的矛盾

(一)学子本身问题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贯穿了古代中国的整个“学术圈”,大批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多数都是为了学业有成之后,做官施展抱负,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在清朝时期,无论是南北方的学子,其多数人的目标也皆是如此。然而,这一政治理想所存在的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怎样的呢?

(二)当时制度背景

1、考试制度

(1)清朝两次的博学鸿词考

关于考试制度,我们也比较清楚,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中,主要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即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按照不同的人才需求分类(即“科”),然后考核选拔人才(即“举”),它兴起于隋唐时。科举制在当时除了明经、进士等考试科目外,还有设置的一些临时性科目,称为制科。南宋绍兴年间,为选拔知识渊博的人才进入朝廷,以备咨询顾问、著史编集,朝廷专门开设博学宏词科,清代乾隆年间,为避讳乾隆的名字“弘历”,改“宏”为“鸿”,所以清代的“博学宏词”也叫“博学鸿词”。

清朝有过两次博学鸿词考的考试,第一次在熙十八年,即1679年,第二次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两次考试共录取了69人,在清代,博学鸿词科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它的考生由三品以上的官员推荐,考中的人进入翰林院后,被授予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不同官职,其中经过博学鸿词考的一些优秀学者还可以直接参与朝政,这对于参加考试的学子来说,也充满了很大的诱惑力。

正如分析天津地区时所讲,在天津的科举家族都很热衷于建设本土的文化、教育事业。因此。对于本地区的优秀生源,也积极会向朝廷推荐。博学鸿词考的推荐制度和天津科举家族的大力举荐,致使天津地区必定对江南学子产生巨大的新引力。

(2)清朝时期的南北卷制度

正如我开篇所说的,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江南地区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其经济文化甚至一度超过北方。那么在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中,南北方的文化就出现了很大差异,通过科举考试的考生中,南方学子占据了大多数,北方学子呢,则多数不及格,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同时为了各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封建王朝政府最终决定改革科举制度,建立“南北卷制。实行南北不同卷,那么这就对于那些江南地区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去冒充北籍进行科考,成为了一种走向成功的捷径。

2、清朝经济制度(盐务中心的调整)

上面讲的是在考试制度上,经济制度上呢,清朝时期,把长芦盐务中心从沧州迁往天津。盐务在古代经济上是占有很大的分量的。举个例子:清朝最富有的盐商至少能赚一千万两,少数也得赚两百万。为什么在古代做盐商可以这么高的利润呢?其实我们思考一下盐在生活中的作用就不难发现其内在原理。长期以来,盐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它既是饮食上重要的调味品,又是人体必要的矿物质来源。另外在古代,又是延长食物保质期的必要物品。因此,可以讲盐就是每天离不开的东西。那么,如此重要的东西,它的来源如何呢?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盐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需要从国家或者商人那里获取,因此,盐业基本上属于垄断行业,它那所产生的巨大的利润,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往往一些盐商可以富甲一方,这些富足的盐商有时会对朝廷的国家统治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后来朝廷逐渐将盐商纳入国家的垄断利益体系。在帝国盐场、盐运输部、分部和盐场部也设有职位。如果有人能在这些岗位上找到工作,也能成了一个达官贵族。

所以,学子本身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加上当时南北考试制度的不同、朝廷的博学鸿词考和天津科举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当时重要的经济产业的迁移,使得江南学子北上天津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了。三、结语

分析江南士子北上天津的几个主要矛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地区如果发展不平衡,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在文化上这也很难出现繁荣。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好的教育能有培养好的人才,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员回报家乡,积极发展家乡教育事业,这对家乡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因为南北试卷和录取名额的差异,引起了江南士子的人口迁徙,这也不禁想起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高考移民,为了上个好大学,或改户口所在地,或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此这般的社会现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了。公平、公正的高考政策影响着千万的家庭啊。

通过江南才子北上天津的现象,也给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人才政策向好,经济繁荣稳定,较好的人文环境,会促进人才的涌进,同时人才的涌入也促进的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天津县新志》

2.《城市史研究》

3.《长芦盐法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