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要预防脑血栓和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一定要减少动脉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脑血栓和脑栓塞共同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造成的。

急性脑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发病较急,发病后患者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致残率较高,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脑血栓的形成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是因血液流速变慢,血液黏稠,血液中物质聚集于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所致[2]。

脑血栓不是脑栓塞,脑血栓和脑栓塞存在区别

发病机制:脑血栓是脑血管自身的狭窄或闭塞,而脑栓塞是脑血管被血液内游离的固体、气体等栓子阻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软化和坏死。[3]

发病急缓:脑血栓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起病缓慢,常在睡眠状态下发病,醒来后不能随意活动或失语。脑栓塞发病前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病史,突然发病,数秒钟至2-3min后相关症状表现,多无先兆症状。

发病的症状:脑血栓发病后有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要症状,多无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脑栓塞发病后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言语障碍和对侧肢体障碍等临床表现。

脑血栓和脑栓塞,其病因大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不管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造成的血管堵塞,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脱落,随着血液流动造成脑血管堵塞,都会引起脑细胞的缺血和缺氧而死亡,发生中风问题。

脑血栓和脑栓塞共同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造成的

因此要预防脑血栓和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一定要减少动脉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就一定要养护好血管,血管健康,心脑血管疾病自然不易病发。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所以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槲皮素可以对血脂、血压起到平衡作用,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微型血管的脆性来降低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所以补充槲皮素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简单有效的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的成分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血脂超标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懈的降血脂。

鞣花酸能清除血液中多余的糖分,减轻血液粘稠度,降低斑块在血管内堆积堵塞的可能性,平衡血液中的血脂,达到降血脂的效果。

根据目前的研究得知,生命果是为数不多,同时含有槲皮素和鞣花酸,并且含量较多的果实。相较于其他食物,容易食用,易于吸收。对于补充槲皮素和鞣花酸的人来说,每天喝水时,摘5-8颗生命果放入水中进行泡服,即可满足身体对槲皮素和鞣花酸一天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定要戒除。

高盐、高糖、高脂肪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嗜好,都会造成血管的损伤和狭窄,要戒除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肥胖人群要比体重正常的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好几倍。所以一定要通过健康的饮食和体育锻炼来控制自己的体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发时许多时情绪引起的,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及时释放压力,才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4]。

[1]曹磊.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7(21):244-245.

[2]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6-57.

[3]张玉莲,韩素云.对l75例脑卒中患者护理诊断的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8-4.

[4]吴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探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6(11):62-6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