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旦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躁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引起血管痉挛,影响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易诱发血栓形成,加速脑血管堵塞。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流速度,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

在医学上,脑梗也被称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中血液供应障碍,大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脑梗具有高致亡率、致残率的特征,临床上,很多脑梗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及时抢救,但多数也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植物人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无尽的负担。

提到患脑梗的病因,大多会想到烟酒。事实上,烟酒确实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并会加速脑梗发作,但并不是全部因素。

生活也有很多人,不吸烟不喝酒仍会患脑梗。

这是因为,除烟酒外,脑梗发病率高,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

脑梗多是“吃”出来的,饮食要注意3种食物

1、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糖和二氧化碳,其中,糖的含量惊人。

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摄入过多的糖分,这会使身体容易发胖。

体内的糖还会转化为脂肪,不仅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还会导致高血脂。而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一定要少碰碳酸饮料,特别是有“三高”问题的患者。

2、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是很多人的最爱,如猪肝,脑花,肥肠等。

这类食物不建议中老年人多吃,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其胆固醇含量约为瘦肉的2-3倍。

一旦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物,血管中多余的脂质容易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加速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脑梗塞。

3、度数高的啤酒

实际上不仅是啤酒,含有酒精的饮料都不建议多喝,对身体非常弊大于利。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流速度,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

酒精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长此以往,动脉粥样硬化会诱发脑梗。

预防脑梗,保护身体

1,补充水分

人体内最多的就是水分,但同时最容易流失也是水分。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更有助于降低血液粘度,并加速血液流通,减少血管壁脂质留存,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

饮水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活动。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主动喝水,并小口慢饮。

2,保持一定运动量

每坐1小时,患脑梗的风险将会增加10%。

平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体内血液流通。

如慢跑、散步、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经常活动手脚,可以更好地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有效预防脑梗、心梗等血管疾病。

3,保持微笑的状态

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常处于高度精神紧绷的状态。

一旦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躁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引起血管痉挛,影响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易诱发血栓形成,加速脑血管堵塞。

因此,每天保持微笑的状态,学会给自己减负,释放“坏”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