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羣衆表示‘惠民政策不清楚’ ‘沒有幹部跟我們講’等,作爲分管領導,您是怎麼安排這項工作的?去督促指導過沒有?”

這是《陽光問廉》江陽區專場上,主持人針對況場街道信息公開不及時這一問題,向問廉對象犀利提問的一幕。

12月17日下午16時,瀘州《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節目江陽區專場在瀘州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開播。

本期節目以“清風正氣正當時,劍指頑疾護民利”爲主題。

現場播放了《“看不了”的公示公開》《“傷心”的田間道路》《“已處理”的垃圾堆》3個短片。

分別曝光了況場街道信息公開不及時不規範不詳細、丹林鎮田間幹道質量不合格、藍田街道建築垃圾處理不及時不認真不徹底等問題。

針對藍田街道建築垃圾處理不及時一事,主持人直擊問題核心:“有人20分鐘內就發現兩輛傾倒垃圾的車輛,而你們對羣衆的回覆卻是‘多次蹲守,都抓不到傾倒垃圾者。’是什麼原因抓不到呢?”

對於大家的疑惑,相關單位責任人也認真地作了回答,並對接下來的整改工作進行表態承諾,具體到了整改措施、整改時間等。

“羣衆苦苦盼了十幾年的惠民利民路,理應修好、建好、管好、用好。但是,修建時監督缺位,驗收時把關失守,養護時漠不關心,投訴後敷衍了事。相關部門和人員,一路縱容,一路失責,一路冷漠,忘記了初心使命,把羣衆利益拋於腦後。”

針對丹林鎮“問題”道路,問廉觀察團成員李瑩瑩點評一針見血。

臺上質詢結果是否滿意,臺下評議團現場表決。由區黨代表、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等40人組成的問廉評議團,在問廉後通過手中的表決器進行滿意度測評。滿意度低於60%,責任單位負責人需繼續作答。

一個小時的直播現場,充滿濃濃的“麻辣味”,氣氛嚴肅而緊張。

“羣衆利益無小事”,如果老百姓的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江陽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此次問廉就是要讓損害羣衆利益的人和事暴露在聚光燈下和鏡頭前,讓作風不實、漠視侵害羣衆利益的黨員幹部紅臉出汗、警鐘長鳴。”

接下來,他們將責成相關責任單位對存在問題立即整改,持續追蹤問廉結果,把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向社會公佈,並建立長效機制防止類似問題發生。

瀘州電視臺綜合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