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自己的年齡,張宇辰有着不一樣的看法:“這是不太全部瞭解電競項目人的看法,現在的職業俱樂部賽訓已經很專業,科學的訓練方法會大大保障選手的狀態。成爲職業選手後,張宇辰兩個賽季拿到兩個亞軍,雖然不是頭名,卻也是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中的紅人。

張宇辰

ID:老帥

年齡:25歲

位置:中單

所屬戰隊:AG超玩會

張宇辰,王者榮耀項目隊長。

2018年8月26日,2018雅加達亞運會電競表演賽AOV(王者榮耀國際版)比賽的決賽,由張宇辰、劉明傑、潘佳東、王添龍、向陽和謝濤組成的中國隊,以2-0戰勝中國臺北隊奪金,這電競在亞運歷史上的首金。2018年8月4日,CCTV13新聞頻道播出的《新聞週刊》專欄中,播出了對亞運會電子競技項目國家隊隊員的專訪內容,其中Uzi(簡自豪)和老帥(張宇辰)的專訪出鏡可謂牌面十足。本次電競國家隊的成立,網上評論褒貶不一,而白巖松也表示電子競技組建國家隊,尤其登上亞運會需要正確看待,這並不完全等於爲電子遊戲正名,電子競技需要更良性的發展。

老帥不是教練,只是一名電競選手(ID:老帥)。他的職業道路曲折且幸運,值得欽佩卻很難模仿。他18歲步入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從事房產中介,而後憑藉個人在電游上的天賦轉行電競直播,最終成爲職業選手。

12月14日,AG超玩會拿到首個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冠軍,張宇辰也獲得了個人職業生涯首個FMVP。蟄伏許久,在迴歸賽場的第一年終於拿到渴望已久的冠軍,那一刻,25歲的張宇辰流着淚說:“感謝我自己,還好沒放棄。”

入行

第一份工作是做房產中介

張宇辰是瀋陽人,從小在遊戲上有些天賦,不過,一開始他並沒有走電競這條道路。18歲步入社會,張宇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山東濟南做房產中介。讀書的時候張宇辰是個非常內斂的孩子,但做房產中介,必須強迫自己同陌生人交流。每天騎着電瓶車穿梭在人流裏,常常六七點鐘就要起牀帶客人看房,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出租屋。“那時候剛步入社會,說話也沒有什麼說服力,工作特別難做,生活壓力很大。”彼時的張宇辰每天都在爲生計發愁,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一年後,他辭掉了這份工作。

辭職回家的張宇辰正趕上2015年電競直播熱,一直喜歡看遊戲直播的張宇辰開始嘗試自己直播。那時王者榮耀剛推出,張宇辰成爲第一批王者榮耀的遊戲主播。當時的直播還沒有打賞機制,只有每月2000元的基本工資,但張宇辰依舊很努力。那段時間張宇辰爲了能有更多人觀看,總是整夜地直播。“早上看直播的人能有三四千,後續能快速上萬。”現在回想起來,張宇辰自認爲最大的優勢是歌單好。

做遊戲主播時,張宇辰從未想過自己可以打職業。說起職業生涯,張宇辰認爲這要歸功於運氣。“我一直也不是天賦和實力‘爆炸’的人。”從普通玩家到第一批職業選手,就是因爲直播平臺的幾個主播組成AG超玩會·龍珠戰隊打出了名堂,也讓他對職業生涯產生了無限的渴望。不只因喜歡玩遊戲而玩遊戲,而是想贏,想讓自己變得更強。

成長

第一位身價過千萬的選手

成爲職業選手後,張宇辰兩個賽季拿到兩個亞軍,雖然不是頭名,卻也是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中的紅人。出於對冠軍的渴望,張宇辰在2018年春季賽轉會到GK,也成爲職業聯賽中第一位身價超過千萬的選手。但是GK在2018年KPL春季賽止步4強。2018年秋季賽,張宇辰轉會至RW俠戰隊,沒想到卻迎來個人職業生涯的最大低谷,曾經的第一身價、亞運冠軍無賽可打,坐了一年的替補席,他也一度對自己“是否還能打”產生懷疑。

在張宇辰最艱難的時候,AG超玩會的老闆菲菲再次找到他。重回賽場,張宇辰更加珍惜機會也重新審視自己。發現曾經在職業賽場如魚得水的打法,已經不再適應比賽,張宇辰開始慢慢改變自己,讓自己可以找機會打開戰隊進攻的節奏。25歲的年齡在職業賽場上已經屬於高齡選手,隨着年紀的增加帶來的反應速度變慢已不可避免,但張宇辰並不想止步,所以在俱樂部高強度的訓練基礎上,他比其他人更加努力,稍有空閒就會拿出手機打上兩盤。努力終會有回報。今年秋季賽,AG超玩會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冠軍。

拿下冠軍後其他四名隊員都興奮不已,張宇辰卻倚靠在賽場的桌子旁哭了,隊友們在一旁不知所措。談起情緒崩潰的那個時刻,張宇辰向新京報記者感慨道:“有時候拼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結果,反而會很糟。這屆比賽,我也沒有做那麼多,但真的就奪冠了。”

感悟

這一路走來確實太難了

張宇辰一直評價自己是很理智的人,但在做職業選手這件事上,他特別感性。半年前新京報記者同張宇辰談起未來規劃時,他眼眶溼潤、聲音顫抖地說:“能打職業真的不容易,我真的想再堅持堅持。”這一路走來確實太難了,如今還能留在賽場上,並且拿到冠軍,張宇辰最感謝的是自己,“所有的問題要自己去解決、承擔,沒有人可以幫你。”

這個賽季,隨着冠軍而來的是張宇辰的臉又圓起來了。張宇辰從前沒有喫夜宵的習慣。成爲職業選手後,他隨隊來到成都,美食和夜宵迅速佔據了他的胃。加之打比賽總是坐着,沒有太多的運動量,體重增加成了很多職業選手的必經之路,張宇辰也是。不打比賽的時候,張宇辰也沒閒下來,他花費了很多精力減肥。“減肥對我而說是一個很費精力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在RW俠戰隊沒有上場的日子裏,每天晚上訓練結束,張宇辰都會在俱樂部周圍跑1.5公里,堅持了3個月,加上戒掉夜宵、嚴格控制飲食,他的體重下降了20多斤,減肥的成就感也幫助他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如今回到賽場上,重新出發的張宇辰再沒有時間控制體重,半年時間就胖回了10斤。但張宇辰並不看重,笑着說:“冠軍最重要。”

2016

●QGC夏季聯賽總決賽冠軍

●上半年王者冠軍盃亞軍

●KPL亞軍

●冠軍盃亞軍

2017

●KPL春季賽亞軍

●王者冠軍盃十六強

●KPL秋季賽八強

2018

●KPL春季賽四強

●雅加達亞運會aov(王者榮耀國際版)項目冠軍

2019

●KPL秋季賽冠軍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姝君 圖/受訪者供

從售樓員到身價千萬的電競選手

2018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六位靦腆的小夥子站上亞運會最高領獎臺。六人中的隊長是來自遼寧瀋陽的張宇辰,1994年出生的張宇辰也是第一位轉會身價超過千萬元的KPL選手,而他初入職場時,曾是一名售樓員。

亞運會上奪電競首金

在8月26日那天的激戰中,張宇辰全天斬獲了多個MVP,能拿到亞運金牌,張宇辰功不可沒。“爲國出征”這是前幾代電競人所夢寐以求的機會,看似表面風光無限,其實電競選手們日常訓練的艱辛卻少有人知。尤其是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接觸並熟悉一個幾近“全新”的項目。

按照亞運會運動員的標準要求,張宇辰需要帶領團隊按照專業計劃訓練,對於同一個動作的反覆練習,對比賽節奏每一個時間節點、甚至不同級別人物對每個野怪血量傷害的肌肉記憶。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集訓,隊內對戰、分析戰術等考驗的不僅僅是運動員的訓練、控制力,更多還是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如何在短時間內更好的培養團隊精神。

亞運會奪冠那一刻,讓張宇辰和隊友們體會到付出辛苦後的喜悅。

如今張宇辰可謂移動電競圈裏的“明星”,他的微博上有58.7萬粉絲,他多次入選KPL全明星陣容,還兩次登上App Store的Today推薦封面。張宇辰心裏卻並沒有明星的概念:“我不是明星,從來沒有這個概念。做電競選手打比賽,還是以勝利和競技的核心爲主。最初喜歡電競的那批人還是最喜歡電競的內核,喜歡這個項目和高質量的比賽。雖然現在聯賽越來越好,多了很多包裝和光環,但核心的東西不會變,我會一直以運動員的姿態定義自己。”

從普通玩家到職業選手

每個人的天賦都不一樣,張宇辰說“就像王者榮耀世界裏的英雄,帶對了銘文走對了路,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成爲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選手,張宇辰謙虛地認爲自己有點“幸運”。“幸運地處在了好的時代、幸運有父母的支持,也很幸運的遇到很多幫助我的人……”

1994年,張宇辰出生在瀋陽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張世光退伍後下海經商,母親是國企職工。

張宇辰回憶自己從小學習成績並不好,尤其是不擅長背課文。張世光曾說作爲父母對兒子並不要求過高的期望,但依舊希望兒子以後能在所處的行業出類拔萃,張世光說,“我不管他做什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多年後,張宇辰也的確做到了父親心中的“最好”。

2015年,張宇辰離開了家鄉瀋陽,獨自來到了近千公里外的濟南。“學習和考試並不是我擅長的事情”,張宇辰說服了父母讓他嘗試不同的人生選擇,父親也給他指了條路:“多做跟人交流的工作,去試試看做房產中介吧。”就這樣,張宇辰開始體驗職場人生——賣房。

初入社會的張宇辰獨自在異鄉打拼,過得並不容易,第一次全獨立的依靠自己,很早上班,很晚下班。全靠一輛電瓶車遊走在樓盤之間,伴隨着一整天的電話,大部分是並不友好的態度和冷冰冰的拒絕。

那時,業餘時間打遊戲成爲了張宇辰打發時光的選擇,2015年10月,王者榮耀上線,12月,張宇辰成爲了這款後來被稱爲“國民級手遊”較早的一批用戶,同時也在排位賽中成爲了很早上王者段位的那批人。

父母是最堅實的支持者

“你給我們老張家光宗耀祖了。”張宇辰在亞運會率隊奪冠後,父親張世光在給他發的信息中說。

爲了能看兒子的比賽,張世光在兒子比賽當天,在多個微信好友羣中向朋友們請教,下載了看賽事直播的軟件,終於看到了兒子贏下比賽、戴上金牌的那一時刻。

父母一直是張宇辰人生實踐的背後支持者,張宇辰說,“每次人生裏重大的抉擇,父母都選擇理解和支持,很感謝他們。”張宇辰從幼兒園開始彈鋼琴,一直練到初三,這爲他鍛鍊了修長的十指。一直鼓勵張宇辰練琴的母親從未想到,兒子的這雙手最大的魅力不是彈奏音符出現在舞臺上,而是在手機屏上無數次敲擊的賽場上,用不同的方式備受矚目。

張宇辰說:“回想一下,很感謝自己所經歷的,我現在能有的狀態和心態,能夠一直努力,我覺得都跟之前的經歷有關。”

電競仍是人生目標

電競職業選手意味着手速和反應,而手速和反應,會隨着年齡的增大而變慢。對於自己的年齡,張宇辰有着不一樣的看法:“這是不太全部瞭解電競項目人的看法,現在的職業俱樂部賽訓已經很專業,科學的訓練方法會大大保障選手的狀態。無論年紀大小,每個人都需要爲團隊付出,這是一個團隊遊戲。”

對於張宇辰而言,電競是他的人生目標。現在做電競感覺非常充實,“每天都挺開心的。”張宇辰對於自己的工作現狀非常滿意,“我既感興趣又做得很好,很多人一生也碰不到這樣的一份工作,我很幸運。”

被問及到如果以後退役後會做什麼?張宇辰說他想繼續留在電競行業,但不是做主播,而是從事更高深度的電競工作。“可能是教練,也可能是戰隊經理,只是想在還沒想好,也沒到需要具體去想的時候。”張宇辰說。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 記者王月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