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6日晚7時15分許,正值下班高峯期,一名男子駕駛摩托車在車流密集的清遠北江大橋南往北方向上橋中間突發急病,多名過路市民伸出援手,交警也快速趕到現場,合力將摩托車主送上120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在騎摩托車的男子突發疾病,陷入危險境地之後,熱心市民伸出援手,以不同的方式幫助這名男子,交警也快速趕到現場,最終合力將摩托車主送上了趕來的120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12月16日晚7時15分許,正值下班高峯期,一名男子駕駛摩托車在車流密集的清遠北江大橋南往北方向上橋中間突發急病,多名過路市民伸出援手,交警也快速趕到現場,合力將摩托車主送上120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12月17日《清遠日報》)

路過的熱心市民揮手示意救護車停車。

語音版可以邊聽邊看哦

發生在北江大橋上的這一幕,生動演繹了什麼叫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騎摩托車的男子突發疾病,陷入危險境地之後,熱心市民伸出援手,以不同的方式幫助這名男子,交警也快速趕到現場,最終合力將摩托車主送上了趕來的120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其實在筆者看來,整個事件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在摩托車男子突發疾病倒地之後,幾乎路過的每一位市民,都沒有甘心當一名看客,當一個“喫瓜羣衆”,而是發自內心地想幫助他,並且通過自己的方式參與救助。

有人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和120急救電話,有人自發在密集車流中維持交通秩序,避免引發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接報後率先趕到現場的交警對北江大橋其中一條車道進行了臨時交通管制,並用該男子手機聯繫了其妻子,在獲知其病史後和稍後趕來的醫務人員一起,將男子抬上擔架,由120救護車就近送往清遠市中醫院搶救。整個救援過程在短短15分鐘內快速解決,並未造成北江大橋交通擁堵。

因各種原因有人突然倒地,其他路人要不要上去攙扶的問題,人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在清遠,每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絕大多數市民做出的選擇,都不再是猶豫,不再是畏縮不前,而是積極地上前參與救助。這當然不是說清遠市民的道德素質天生就比其他地方的人高,其背後顯然是有着複雜的社會成因。

用這次救人事件中表現格外突出的市民劉先生的話說,近年來在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這離不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更離不開清遠文明和諧的氛圍。近年來,隨着清遠創文活動的開展,大街小巷都有公益廣告牌宣傳好人好事,自己和家人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與學習這些善舉。劉先生的話,無意當中說出了近年來清遠社會整體文明水平以及市民整體文明素質得到提升的原因所在。

隨處可見的公益宣傳。

清遠社會風氣的好轉,文明氛圍的養成,和近年來的創文當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多年來的創文工作,在潛移默化中以春風化雨的力量,慢慢改變着清遠人的觀念,提升着人們的道德素質和文明水平。而這種改變與提升,最終受益的還是每一位生活在這座愛心之城的市民。

當然,這件事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有愛心,有義舉,但也需要掌握科學的急救常識和方法,在救護車到來之前,給當事人提供最需要的幫助。而這種急救常識和技能的掌握,顯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做出統籌規劃。

作者:苑廣闊

苑廣闊,從事過雜誌編輯、機關祕書等工作。現在主要從事時事評論寫作,曾獲2014年度光明網、光明日報“全國十佳評論員”稱號等。

作者 | 苑廣闊

編輯 | 徐潤

配音 | 鍾志宏

剪輯 | 實習生 袁子婷

編輯 | 葉紫

校對 | 喵果果

編審 | 劉厚斌

清遠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