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手機盲目地使用飢餓營銷的營銷策略,未根據市場需求隨機應變,這是使小米手機供應鏈出現瓶頸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因此小米手機必須重新考慮營銷方式。2011 年到2012 年,小米以快速增長的方式打敗了其他手機企業,成爲智能手機的主導,這與它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商業模式分不開,好的上游供應鏈是一家公司得以發展壯大的保證。

巔峯時期的小米供應鏈發展模式

作爲目前國產手機“華米OV”四大巨頭之一,小米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佔據一定的主導地位,與之合作的供應商遍佈全國,據統計有100 多家國家頂級供應商。例如,向夏普採購屏幕、向索尼采購攝像頭、向高通採購芯片等。和小米公司結盟的供應商中上市公司有12 家,都爲小米提供優良頂級的零件,目前小米的整體供應鏈中心以我國臺灣地區和大陸爲主,致力於小米生態的打造。

1.營銷模式。小米手機成立初期,首要目的就是要打開市場,提高知名度,突出企業的形象和特色,樹立一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爲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在供應鏈的營銷手段上, 不像其他手機行業找代理商完成訂購,進而使供應鏈複雜化,而是採用飢餓營銷、縮短供應鏈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重新設計產業鏈,繼而加快資金流轉,其營銷模式可以爲我們帶來更多思考。相比傳統的營銷模式,飢餓營銷模式能在短時間內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打出品牌形象。所以, 小米巧妙地運用營銷手段, 促使銷量在2010 年到2013 年銷量猛增,進入鼎盛時期。

2.銷售渠道。小米科技公司作爲新興的企業,在起步階段,財力、物力、人力等資源匱乏。小米手機通過互聯網直銷、網絡訂購,最大限度地省去中間環節,節約了成本。同時,小米不做任何廣告, 只是通過其優良的口碑在互聯網上傳播。線上直銷的銷售渠道爲企業帶來了利潤,打開了市場,滿足了市場需求。

3.商業模式。 小米手機成立之初,與多家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與高通建立合作關係之時,小米還只是個不具備知名度的中國品牌。當時高通的芯片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手機芯片,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高通與小米的關係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小米跟着好的上游供應商一起努力,促使其平穩增長。2011 年到2012 年,小米以快速增長的方式打敗了其他手機企業,成爲智能手機的主導,這與它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商業模式分不開,好的上游供應鏈是一家公司得以發展壯大的保證。

小米供應鏈模式的瓶頸

如今,小米國內銷量一再下滑,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回首目前的供應鏈狀況,不難發現供應鏈問題使小米手機出現了瓶頸。

1.飢餓營銷模式已過巔峯期。飢餓營銷的營銷模式在短短三年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每年銷量猛增,對世界手機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但如今飢餓營銷模式在當今手機市場已過巔峯期,存在很多缺點,不宜長期使用。首先,容易被模仿,很多行業相模仿會使它逐漸失去優勢,失去其價值。其次,飢餓營銷方式多少會引起搶購者的不滿,每當消費者下定決心要買時,由於搶購不及時,致使顧客垂頭喪氣,轉向其他品牌。小米手機盲目地使用飢餓營銷的營銷策略,未根據市場需求隨機應變,這是使小米手機供應鏈出現瓶頸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因此小米手機必須重新考慮營銷方式。

2.核心零部件的依賴性。小米手機換芯片手機引起業內人士的爭議,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具體事件是這樣的,有一技術領先的手機制造商出現在小米麪前,那就是英偉達芯片,爲了避免風險,擺脫一個供應商的依賴,小米開始與之合作。然而,小米沒想到的是,2014 年,高通受到中國“反壟斷”制裁,英偉達決定退出手機市場無疑對小米是沉痛一擊。在等待數日之後,小米都等不到雙方的供應,這導致小米手機在銷售火熱的情況下,卻由於芯片原因供不應求,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使其供應鏈進入了瓶頸期。

3.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缺失。如今手機同質化嚴重,市場接近飽和,供應商的技術各大廠商都能分一杯羹。只要是供應商的技術,華米OV這種廠商都能將其用在手機上。比如升降式攝像頭技術,最早的供應商找到了華爲,但是華爲認爲風險太大,並不採用升降式攝像頭這個方案,所以由OV率先採用。當企業過度依賴整合供應鏈來盈利時,企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4.下沉市場的重視度不足。小米的線下渠道主要依賴於小米之家,小米之家一般設立在一二線城市,由小米自營。但是對於廣大的三線以下市場,小米並沒有能力與OV等廠商競爭,經銷商的利潤過低使得小米只能依靠小米之家來拓展線下渠道。如果將小米之家開設在下沉市場,那麼必然是虧本的買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