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

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身披道衣,跣足散發,持一把羽扇,着一柄木劍,口唸幾句咒語便能上達天意,借來東風大作,七天七夜不散,風助火勢,火借風勢,燒的曹操八十萬大軍頃刻間檣櫓灰飛煙滅!好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也有算錯的時候,他不惜損兵折將,節節敗退,利用佯敗誘使司馬懿進入上方谷,本以爲萬事俱備,這回只教司馬懿命喪谷中,卻不料突然天降大雨,使自己的火攻之計失效,從而讓司馬懿死裏逃生。

從諸葛亮沒猜到上方谷有雨,導致司馬懿逃走,說說那些邪門的事!

今天我們就胡亂調侃一下,爲什麼諸葛亮沒算到上方谷會下雨,司馬懿能成功逃走僅僅是因爲有大雨幫忙嗎?歷史上還有哪些倒黴的人碰上了戰爭中的特殊情況?

特殊情況經常有,活學活用要記牢!

且省去諸葛亮如何使用計策誘使司馬懿進入上方谷不說,就從這司馬懿進入早已被佈下天羅地網的上方谷後說起:

懿心疑,謂二子曰:“倘有兵截斷谷口,如之奈何?”

真的是怕啥來啥,既然進了這上方谷,你司馬懿不死也得脫層皮。

言未已,只聽得喊聲大震,山上一齊丟下火把來,燒斷谷口。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乾柴都着,刮刮雜雜,火勢沖天。

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

正哭之間,忽然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震,火器無功。

從諸葛亮沒猜到上方谷有雨,導致司馬懿逃走,說說那些邪門的事!

絕望中的魏軍遇見大雨

唉,也是這司馬懿命不該絕,誰會想到就那麼巧,這山谷裏突然爲他下了場救命雨呢?

就着這股大雨,絕望中的魏軍抖擻精神,三軍齊心併力衝出了埋伏圈,望着逃之夭夭的司馬懿,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只能仰天長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這裏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上方谷爲什麼會突然下雨。

唐代詩人李商隱有首著名的無題詩,其中有這麼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巴山夜雨,所謂巴山夜雨其實說的就是四川盆地夜裏常常會下雨,那麼爲什麼是這樣呢?

簡單來說就是由盆地地形所決定的,四川周圍高山環繞,內部地勢低窪,從而形成盆地地形,因此內部空氣不易流出,外部空氣不易流入。水汽在盆地內部大量積聚,而夜晚的時候盆地底部空氣溫度高,水汽上升,在高處遇到冷空氣,從而成雲致雨。

從諸葛亮沒猜到上方谷有雨,導致司馬懿逃走,說說那些邪門的事!

四川盆地地形圖

個人覺得,類比四川盆地多雨的原因,再根據《三國演義》中對上方谷的地形描述,上方谷其實就是一個口袋型小盆地,四周高山環繞,當大量的明火燃燒使谷底空氣短時間內受熱上升,再加上茅草燃燒產生的大量煙塵瀰漫高空爲水汽提供了凝結核,是很有可能突然下這麼一場大雨的。

雖然是熟知天文地理的諸葛亮,由於沒有學過現代地理,也是不太可能瞭解到這一特殊情況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其實無論是兵書還是地理書,教授的知識都是一般性理論,而現實中往往都是特殊情況,如果不能活學活用,結合現實中的實際情況,那麼碰到‘上方谷下雨’這種點背的事情,幾率其實是很大的。

比如同樣是詐降,黃蓋使苦肉計就成功的麻痹了大意的曹操,而蔡瑁的兩個兄弟向東吳詐降則被周瑜一眼看穿,白白被周瑜拿去祭了旗。

(筆者注:因爲火燒上方谷一事本來就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先生杜撰的,所以以上分析上方谷爲何會突然下雨的部分,不過是筆者就事論事推測的,各位讀者權當看個熱鬧,不過我由此說明的道理卻是真真切切的,望周知。)

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特殊情況下又碰到不一般的人,只能認栽

說到這諸葛亮因爲上方谷突然下雨導致既定戰略失敗,其實不單單怪這雨,還有一點重要原因,他的對手是司馬懿。

論謀略,司馬懿固然稍遜諸葛亮一籌,可人家也是號稱天下第一守城大將的角色!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司馬懿始終沒有掉以輕心,也並不是一股腦的就衝進了上方谷,而是前有偵察兵,後有預備隊,自己又比較謹慎,剛進入谷中就意識到可能中計了。因此才能慌亂中藉着大雨死裏逃生,倘若換個缺乏頭腦,又容易亂陣腳的對手,估計這雨下的再大,他都要被蜀軍活活錘死在山谷裏。

從諸葛亮沒猜到上方谷有雨,導致司馬懿逃走,說說那些邪門的事!

讓曹操忌憚了一輩子的司馬懿

說起這戰爭中人的作用,這就好比馬謖失街亭。

本來馬謖放棄交通要道,選擇將大軍駐紮在山上,他的想着自己居高臨下,待魏軍來時自己帶領軍隊從山上掩殺下來,這本來也沒有錯(只不過他後來失敗了,我們才笑他紙上談兵,可如果他要是成功了呢?)。可是他卻沒想到自己會被魏軍團團圍在山上,還被切斷了水源,因爲他碰到是有勇有謀的張郃。

再比如幾千年後的國民黨將領張靈浦,他碰到了幾乎和馬謖一模一樣的情況,被解放軍合圍後的整編74師被迫退到孟良崮上(山東地區的山常被稱爲崮),在狹小的空間裏他的幾萬人馬根本施展不開,又缺糧少水。但即便如此,憑藉這個師的強大戰鬥力如果對手又不是很強的話,他也不會完敗,但偏偏不巧他碰上的又是粟裕這種大佬級將領,只好認栽啦!

客觀地來看,戰場總是千變萬化,所有的理論知識都不能照搬照套,比如美人計用在呂布身上不失爲一條妙計,但用在關二爺身上就屬於自討沒趣了。對待特殊情況唯有具體分析,纔不至於碰到上方谷的邪門大雨。否則即便強如諸葛亮,也只能無奈的望着司馬懿逃之夭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