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騰訊系的美團死磕

傳阿里600億收購餓了麼 中國外賣平臺"雙馬"爭霸

中國外賣市場或將進入“雙馬”時代。

2月26日,有消息稱阿里將在三個月內收購餓了麼全部股份,每股價格0.6517美元(約合人民幣4.11元),總價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全部以現金支付。而根據阿里巴巴流出的內部消息,阿里確認將全資現金收購餓了麼全部股份,並已籤排他協議的消息,餓了麼估值達到95億美元,但最終收購價格尚未確定。

明天財訊注意到,阿里系早已對餓了麼進行了投資。工商資料顯示,自2015年F輪融資以後,阿里巴巴和旗下的螞蟻金服三次成爲餓了麼的獨家戰略投資方,公開透露的金額達16.5億美元。據阿里2017年年報顯示,截止到去年6月,阿里巴巴持有餓了麼23%股權,螞蟻金服持有餓了麼8.94%股權,阿里系總共持有餓了麼32.94%股權。阿里目前已取代張旭豪等管理人團隊,成爲餓了麼的第一大股東。

業內人士表示,在阿里創始人馬雲去年提出新零售戰略以後,阿里已決心殺入線下,充當餓了麼的財務投資者已經不能滿足阿里未來的戰略發展需求。

更何況在百度外賣出局後,中國外賣市場由三分天下變成餓了麼、美團雙寡頭競爭,老對手騰訊之前已領投40億美元給美團,阿里此時很有動力收購餓了麼,直接下場參戰。

阿里這次全資控股餓了麼,是希望儘快將旗下的口碑外賣與餓了麼進行合併,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阿里旗下支付寶的APP已首頁置頂餓了麼入口,口碑也早已加入餓了麼。

傳阿里600億收購餓了麼 中國外賣平臺"雙馬"爭霸

早在今年1月初,阿里巴巴就宣佈未來口碑將併入阿里的新零售體系,改向阿里巴巴彙報業務,不再向螞蟻金服彙報,口碑CEO範池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彙報。口碑方面則表示,接下來還將專注於本地化服務。

另外,阿里已計劃將天貓、蘇寧電器、盒馬鮮生與口碑共構成阿里新零售的四路大軍,共同推動餐飲、服裝百貨、電器、食品生鮮快消行業的重構與推動效率升級。由於餓了麼號稱旗下擁有300萬快遞員,“最後一公里”的配送能力對阿里的線下業務會極有幫助。

而且先入股再完全收購的模式,對阿里系來說已經駕輕就熟,之前對UC、高德、優酷土豆莫不是如此。最終,被入股的企業都成爲阿里生態體系的一部分。這將有利於阿里今年和騰訊之間的新零售大戰。

闢謠對賭失敗?

傳阿里600億收購餓了麼 中國外賣平臺"雙馬"爭霸

只是若這次收購真的發生,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很可能要面臨套現出局的下場。

傳聞這次餓了麼會被阿里全資收購,就是因爲當初張旭豪承諾在2018年3月前讓餓了麼實現盈利。而現在時間即將截止,餓了麼仍然處於虧損的狀態,張旭豪對賭失敗。

另據明天財訊查詢,餓了麼的運營實體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沒有公佈過自己的營業收入、盈利、員工人數等情況。但餓了麼曾宣佈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130萬家,用戶量達2.6億,服務於餓了麼旗下“蜂鳥”即時配送平臺的註冊配送員達300萬。

但餓了麼的規模做大後,但麻煩也變多。從天眼查公佈的資料來看,拉扎斯近年來陷入到數十起糾紛中,其中勞務糾紛就不下10起,交通事故、人身健康乃至稅務問題都成爲餓了麼發展壯大的絆腳石,由餓了麼投資具體承擔送餐業務的徑圓(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處於出質狀態

據媒體報道,在陷入與美團、百度外賣激烈競爭後,餓了麼“燒錢”嚴重,去年一整年的紅包補貼大戰讓其資金緊張,但2015年後餓了麼再未獲得除阿里系以外的融資,去年收購百度外賣的10億美元還是依靠阿里的融資。

種種壓力之下,以張旭豪爲代表的餓了麼高管將手中股份賣出套現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何況,據業內推算,在阿里三輪注資以後,張旭豪本人在餓了麼的股份已經降到2%,控制權本就很難再保住。

傳阿里600億收購餓了麼 中國外賣平臺"雙馬"爭霸

最新消息是,張旭豪本人2月27日在朋友圈回應對賭一事稱,希望各位親朋好友冷靜點,並稱每年都有這樣的新聞。但張旭豪也未提及此次收購事宜,既沒有承認也有否認餓了麼被阿里收購一事。而餓了麼官方也否認了對賭一事,但對收購傳聞不予置評。

兩分天下

傳阿里600億收購餓了麼 中國外賣平臺"雙馬"爭霸

不過,雖然現任老闆張旭豪的股份在急劇減少,但是餓了麼的估值卻在急劇增加。

阿里在2015年11月對餓了麼首次注資時,餓了麼的估值不過30億美元。不到三年,餓了麼的估值已經漲到95億美元,這也是600億收購價的來由。

但業內人士表示,阿里系之前持有的餓了麼股權就達到了32.94%,想要掌握50%絕對控股權,阿里系只需再購買不到18%的股份即可。這次收購案最後花四五十億美元就能完成。根據阿里巴巴的財報,截至2017年12月底,其手頭上持有的現金就高達338.72億美元,比上一個季度高了近40%,阿里是絕對有財力拿下餓了麼的。

而餓了麼現在不賺錢光燒錢的外賣業務和人力成本很高的快遞員,對阿里來說卻非常有用。市場人士表示,外賣這種形態是連接線上線下、重要的、高頻模式,這也是馬雲高舉的“新零售”能實踐的關鍵一環,馬雲還是有這個必要對餓了麼投資的。

例如,馬雲去年投入數十億巨資打造盒馬鮮生,號稱能半小時將生鮮食品送到家,但這顯然需要極爲龐大的物流隊伍,不斷在全國擴張的盒馬鮮生在短期很難招到足夠人手,而餓了麼多年打造出來的300萬註冊配送員,正好能在這最後一公里上派上用場。多家媒體也報道,此次收購完成後,餓了麼將與阿里旗下口碑、盒馬進行整合,全面進軍“餐飲新零售”、“外賣界”和“三公里配送”,可能將幫助盒馬鮮生彌補之前因人手不足,導致配送範圍過小的缺點。

更重要的是,競爭格局恐怕也逼得馬雲必須親自下場搏殺。在百度退出外賣市場後,外賣平臺已經變成餓了麼和美團的一對一角力。而騰訊去年就在網約車、共享單車上與阿里系大打出手,在近期拉攏京東、蘇寧、萬達投資線下零售後,還不惜出25億入股海瀾之家,最近又大手筆投資步步高,覆蓋了衣食出行各個領域。對阿里的線下形成包圍之勢。馬雲最先提出的新零售理論,市場分額卻有被他人搶走的風險。

部分市場人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阿里系不惜拿出幾十億美元控股餓了麼,方便直接操控,已經擺出了迎接接下來的阿里、騰訊決戰的架勢。一旦這場收購成功完成,馬雲和馬化騰會像以往一樣,在外賣平臺上再次掀起紅包大戰嗎?廣大圍觀羣衆正在翹首以盼。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