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作爲信徒人口最多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是印度社會宗教衝突最爲主要的兩個羣體。儘管在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教與佛教等宗教就常有衝突,但一般都停留在教義教規方面的持續辯論,並以失敗者皈依勝利者告終。

原標題:姚祺:刺激印穆衝突,莫迪又舉着民族主義大旗來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姚祺]

12月11-12日,《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分別在印度的下議院和上議院通過。該法案規定2014年12月31日前入境印度的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國國的非法移民均可以獲得合法的公民身份,但排除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

這一規定引發了大規模的示威與騷亂,目前已蔓延至包括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等多個城市,造成至少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印度民族宗教構成複雜,宗教衝突自古綿延不絕,近代以來則以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信徒之間的矛盾最爲突出。本次修法引發的騷亂,根源即在於印度社會長期以來的印穆衝突。

由來已久的宗教衝突

由於歷史上多次經歷大規模外族入侵,現代印度的民族構成極爲複雜。歷史上,公元前3000年,達羅毗荼人在南亞次大陸定居,之後雅利安人大規模從西北部侵入,隨後陸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又分別遷入。

到今天,印度境內已經有10個大民族和幾百個小民族。在大民族中,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佔8.6%,孟加拉族佔7.7%,泰米爾族佔7.4%。

與民族相比,印度宗教的分佈相對集中,83%的印度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爲伊斯蘭教11.3%,其餘人口則分別信仰基督宗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和襖教等衆多宗教。

從兩組數字不難看出,對於印度社會來說,作爲凝聚共同價值和意識的工具,宗教要比民族更爲有用。而作爲信徒人口最多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是印度社會宗教衝突最爲主要的兩個羣體。此外,印度教徒與錫克教徒之間的衝突在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也時有發生。

  宗教多元的印度社會

印度教是印度的原生宗教,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這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哈拉帕文明誕生的時代。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在500年後建立高度發達的吠陀文明。吠陀時期是印度教內的婆羅門教派形成的時期。此後,北印度逐漸出現了十幾個小國,皆以印度教爲主流。

公園322年,孔雀王朝建立,印度第一次實現統一。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爲佛教徒,但面對已經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印度教,孔雀王朝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孔雀王朝滅亡後,印度又迎來了幾輪外族入侵,一直到公元319年,笈多王朝重新統一印度,印度教迎來進一步的發展。笈多王朝一直到公元500年開始衰落,印度教的不同教派此時大多已經出現。

一百多年後,伊斯蘭教開始進入印度伊斯蘭教。事實上,伊斯蘭教在公元7世紀誕生後不久即進入印度。8世紀,印度出現了第一座被阿拉伯穆斯林完全侵佔的城市第巴爾城。隨後,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又陸續入侵印度,並很快佔領北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德里蘇丹國總共經歷5世,統治長達300餘年。伊斯蘭教自此紮根南亞次大陸,成爲一種主流宗教。

此後,印度在政治上經歷了長期的南北對峙。北方雖然經歷了蒙古人的反覆入侵,但伊斯蘭教卻能夠順利地在本地人和外來人中傳播。而南方各國則始終以印度教爲主。直到1526年,伊斯蘭化的蒙古人建立莫臥兒帝國,第三次統一整個南亞次大陸。

突厥伊斯蘭哥疾寧王朝入侵印度突厥伊斯蘭哥疾寧王朝入侵印度 

從上文的簡單回溯不難發現,印度教固然是貫穿印度整個歷史,但自公元8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就開始在南亞大陸與印度教對峙衝突。儘管在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教與佛教等宗教就常有衝突,但一般都停留在教義教規方面的持續辯論,並以失敗者皈依勝利者告終。以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爲代表的印度境內各類統治者此前對不同宗教也總體採取包容態度,即使國王本人虔誠信仰某種宗教或教派,也不妨礙其能夠接受其他教派或宗教的發展。

伊斯蘭教進入印度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就以暴力鬥爭爲主,爭鬥的結果也是勝利者對失敗者實施徹底的統治。莫臥兒帝國時代,伊斯蘭教與印度教信徒之間的張力空前高漲。以奧朗則布時期(1657-1707)爲例,由於中央頒佈了各類歧視和打壓印度教徒的政策,導致印度教徒在各地頻頻發起暴力抗爭。這種衝突樣式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印度。

殖民地時代的印穆衝突

1534年,莫臥兒王朝開始割讓土地給葡萄牙人,印度逐步淪爲殖民地。163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替代葡萄牙人逐步殖民印度,並在1857年完全統治南亞次大陸。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在印度逐漸從古代模式轉化到近代化的組織模式,並且伴隨着印度民族主義與獨立意識萌芽,印度社會的印穆衝突也進入新階段。

普拉西戰役是印度淪爲英國殖民地的開始

進入19世紀,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組織形態都開始發生改變。隨着殖民者及其帶來的基督宗教對印度政治、社會與文化的全面入侵,印度本土宗教爲了組織更有力的反擊,也開始謀求通過結社加強組織性,從而增強對抗的力量。

印度教首先在1828年,由R.M。羅易建立梵社。1875年,達亞南達·薩拉斯瓦蒂成立雅利安社。1897年,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成立。這三個印度教改革團體,不僅改革了古典印度教,使之在教義和宗教實踐上與近現代社會相適應,更提出了團結印度不同民族人民的願景,使印度教轉型爲跨地區、跨民族的普世宗教,也使印度教具有了更強大的動員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