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留意過電視上熱播的真人秀,想必沒少被星二代們流利的英語驚豔過吧,堪比標準美劇對白的英文脫口而出,是不是瞬間就驚呆了?

嗯,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年齡還沒突破個位數就已經十分棒棒啦!而我們的孩子竟然還在爲英語學習而牙牙學語?

當然,明星們有了娃以後,自然是大把銀子孩子身上砸,不僅是喫穿用照樣華麗麗的,而且對於寶貝們的教育,更是格外舍得燒錢,也難怪他們孩子從小就才藝驚人,一起來圍觀一下,他們是就讀怎麼亮瞎眼高逼格的國際學校,贏在起跑線上的吧!

星二代:丁進諾(楊千嬅之子)

學校:英基白普理小學

楊千嬅與丁子高的兒子丁進諾(Torres),有指千嬅避免Torres學習壓力太大,因而選擇報讀國際學校,而丈夫丁子高認爲國際學校的環境空間較大、設施較完備,故也傾向國際學校,放棄爲兒子報讀其母校、位於灣仔區12校網的資助男校聖若瑟小學。

orres 性格好動,丁子高曾表示運動是他選校的指標之一,英基的強項正好是運動,尤以足球及帶式欖球最出色。英基屬下的中學之中,以英皇佐治五世學校(King George V School)及西島中學(West Island School)在學界的體育成績最出衆,也出產過年度傑出運動員。英基小學的畢業生可以一條龍升讀英基中學,在運動方面能進一步發展。

星二代:張瞻(謝安琪之子)

學校:英基啓新書院

謝安琪與張繼聰的兒子張瞻就讀在位馬鞍山的英基啓新書院,這間私營獨立學校自負盈虧,沒有香港政府資助,價錢也較普通英基學校高一些。這間私營獨立學校的好處是一條龍服務如果成功入讀小學,就可以直升中學直到高中畢業,這樣中間就不用再操心孩子考中學的問題了。

這傢俬營獨立學校是純IB課,不像普通英基學校那樣要在7-9年級插入英國及威爾斯國家課程,讓沒有計劃參加GCSE考試進入英國大學的學生損失不少時間。而啓新的最大優勢莫過於雙語教學,聽校長講,啓新學生取得雙語IB文憑(即第一和第二語言都取得A)的比例達到42%,在香港所有開設IB課程的學校裏是最高的

星二代:楊卓穎(楊思琦之女)

學校:英基幼稚園

英基學校受中產家長歡迎,近年成爲不少星爸媽的心頭好。楊思琦的女兒楊卓穎(Krystal)原本在傳統女校德望學校暨幼稚園就讀,但思琦覺得女兒Krystal 活潑好動,經常坐不定,似乎不適合傳統教育,於是爲她轉校至英基幼稚園。

此外,年僅12歲的香港「小巨肺」譚芷昀(Celine)在不少歌唱節目中露面,更是參加了《全美一叮》成爲首位奪得 “黃金按鈕” 的華人選手,她也是英基的學生,就讀山頂小學。

英基盛產IB狀元

英基學校協會(ESF)屬下共有22間學校,包括5間幼稚園、9間小學、5間中學、2間私營獨立學校及1間特殊學校,17,500名學生分別來自60多個國家,約70%學生及家長都是香港永久居民英基小學推行國際文憑課程(IB) 的小學課程(PYP),英基中學則開辦普通中學教育文憑(GCSE)、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及IB課程。

2018年的IB龍虎榜中,英基學校協會表示,7間學校中有15名學生考獲45分成爲狀元,另有24名學生考獲44分,共有227名學生考獲40分或以上成績,整體學生平均分爲35.8分, 98%學生取得IB國際文憑。

星二代:張楚兒(蔡少芬之女)

學校:基督教國際學校

身爲基督徒的“皇后娘娘”蔡少芬爲女兒揀選了位於沙田的基督教國際學校(ICS)。ICS可說是近年冒起的國際學校,吸引不少星爸媽及城中名人爲子女報讀。

星二代學生包括謝霆鋒與張柏芝的兩名兒子謝振軒(Lucas)和謝振南(Quintus)、吳綺莉的女兒吳卓林、 姚嘉妮與林祖輝的大女林煦錡,星二代校友則有黎瑞恩的大女曾凱栭。連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與前跳水皇后伏明霞的大女梁司渝,也棄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而轉讀該校。

新起之秀基督教國際學校

基督教國際學校近年成爲不少基督徒星爸媽的新寵,有不少星二代入讀。於1992年創校的ICS 屬一條龍私立獨立學校,提供幼小中課程,現時有逾千名學生。由於ICS 屬基督教學校,故重視學生的靈育發展,也特別受基督教家庭歡迎。學校需要購買債券

星二代:劉升、劉琛(陳慧琳兩子)

學校:宣道國際學校

陳慧琳(Kelly)的小兒子劉琛(小龍包),入讀位於荔枝角的宣道國際學校(CAIS),與哥哥劉升(蝦餃仔)同校,兩兄弟可以互相照應至於谷祖琳的大女劉心與Kelly的小兒子劉琛不但名字同音(粵語同音),連學校也讀同一間,一起做同學。蝦餃仔原本就讀的學校名爲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不過校舍重新裝修,該校師生轉至同一辦學團體的新校— 宣道國際學校。

平價戰鬥機宣道國際學校

自從Kelly 的兒子入讀CAIS 後,這間國際學校纔開始爲人認識,但名氣依然不算高。相對不少本地具名氣而受星爸媽追捧的國際學校來說,該校學費並非天價,故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學校設有中小學課程,推行小班教學,每班只收約18名學生,中學採用亞伯達(加拿大)國際課程(Alberta Curriculum)及大學先修課程(AP)。

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就讀香港國際學校,無疑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官二代做朋友,和星二代做閨蜜!孩子以後的朋友圈全是閃亮亮的人脈啊!

香港拔萃教育,是香港哈羅耀中弘立等知名學校高錄取成功率保持者!12年專注香港升學,幫助10萬餘名港童獲得心儀學校錄取。小小地秀一把實力~(這是我們2018年部分香港國際學校的offer)

申請香港國際學校,如果你遇到這些難題:擔心英文不佳,無法應對申請和麪試;已經過了申請期限仍想提交申請;本地學校想轉讀國際學校;完全對香港國際學校狀況不瞭解;預算有限,希望能在教育層面得到最大效益。都歡迎隨時諮詢歐陽老師。

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能給我們點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