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2日、17日,景汉朝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围绕“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重点与启示——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主线”,结合几十年来亲身参与改革的经历,作专题讲座。“这是一场主题深刻且充满干货的法治实务讲座,使我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

原标题:独家!两段视频告诉你:遇到有人打官司“走后门”,该怎么办?

中央政法委牵头,联合教育部举办的“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持续开讲!

这一次的授课人,是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

12月12日、17日,景汉朝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围绕“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重点与启示——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主线”,结合几十年来亲身参与改革的经历,作专题讲座。

司法责任制改革为什么要改?不改行不行?景汉朝首先抛出问题,随后娓娓道来,用一堂讲座的内容串联起了答案。

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程。课堂上,一个个经典案例,描绘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历史纵深感。

司法工作者职业的特殊性在哪里?

为什么说起司法工作,景汉朝谈到了医院?这里的“门道”,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说明白了——

让“审理者裁判”,司法责任制改革与此密切相关。

中国是熟人社会、人情社会,我们该怎么防止领导干部“打招呼”、“批条子”,防止当事人“找门路”“拉关系”?

景汉朝介绍,向法官检察官充分放权,并不能“一放了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立足于中国国情。这些文化,对司法和司法体制改革又有着什么影响?

课堂气氛生动幽默,道理鲜活又发人深省。

“这是一场主题深刻且充满干货的法治实务讲座,使我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李涵笑说。

让“小沙龙”变“大网课”,领略“政法大咖”授课的精彩内容,长安君特地节选了景汉朝授课现场视频,以飨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