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安縣曾先生向小編展示了一張清代地契,這是幾年前他們老家拆房時,拆到一隻祖傳古色木盒,裏面裝有十餘張清代及民國時期田地契,年歲最久的一張是光緒三年十二月的地契,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曾先生想通過橙鄉網詢問一下,這種地契有收藏價值嗎。

清代的地契是啥樣,你見過嗎?江安縣曾先生向小編展示了一張清代地契,這是幾年前他們老家拆房時,拆到一隻祖傳古色木盒,裏面裝有十餘張清代及民國時期田地契,年歲最久的一張是光緒三年十二月的地契,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

△裝地契的木盒

△木盒裏的地契

據曾先生講述:這些地契是幾年前家裏拆房子,他的父親在房樑上發現一個盒子,後來就放在衣櫃裏,一直沒有打開過。直到去年,我回家翻出來看,裏面的紙大多數都被腐蝕了。

這些地契、房契是曾先生曾祖父留下的。曾先生也根據地契的內容瞭解到以前的一些歷史背景,比如建國初期的通貨膨脹,殺一頭豬要交萬元稅。

△稅收證明

這些契約上主要寫明瞭立契原因、交易土地、方位和價格等內容,落款有買賣雙方簽名,以及“族證人”“中證人”、“在場人”的簽名,有的地契還明確交易的方式、雙方的責任,並強調了買賣自由,雙方不得反悔等條款。

因年代不同,地契紙張大小和格式不一,內容多樣,主要涉及田地、山塘買賣,有的還蓋有官府印章。

曾經有人出1萬多塊錢購買這些地契,曾先生拒絕了。曾先生想通過橙鄉網詢問一下,這種地契有收藏價值嗎?

來源:江安橙鄉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