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芝加哥是第一個真正思考構建現代建築的城市,圍繞芝加哥市,今年的芝加哥建築雙年展同樣講出了許多故事。比如芝加哥甜水基金會(Sweat Water Foundation)就和雙年展組委會合作,模仿傳統芝加哥工人居住的平房搭建了一條廊道,在其中展示了大量關於芝加哥南區的土地使用、建築結構和住房的歷史變遷資料。

正在進行中的第三屆芝加哥建築雙年展已經接近了尾聲,自今年9月19日在芝加哥文化中心免費開展以來,這一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1月5日結束。本屆雙年展集合了來自20多個國家80多名建築設計師的最新作品,包括MASS設計小組,Forensic Architecture,Theaster Gates等。

衆所周知,芝加哥被稱作“世界建築藝術博覽會”,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芝加哥建築雙年展,正是以芝加哥市爲依託,致力於探索城市化與建築間的相互作用。作爲北美最大的建築及設計展覽,它不僅爲建築設計師提供了國際化的交流創新平臺,還希望通過特展和公共活動結合的方式吸引教導大衆。

本屆雙年展的標題爲“……以及其他類似的故事……”(“…and other such stories…”)。相比前兩屆“建築的藝術現狀”(2015)和“創造新歷史”(2017),這屆展覽的標題格外新穎。它旨在表明:立足芝加哥,建築師們能以其爲典型,聯繫建築設計與全球環境問題,共同探討建築如何反映、反思,甚至改善環境。展覽由Yesomi Umolu,Sepake Angiama和Paulo Tavares三人共同策劃,他們主要希望探討以下四個模塊:建築與記憶、土地與所有權、權利與倡導、合作與交流。

開放於1897年的芝加哥文化中心是芝加哥建築雙年展的主要場所。

是火孕育了現代城市,還是現代化點燃了破壞自然的火?

芝加哥是第一個真正思考構建現代建築的城市,圍繞芝加哥市,今年的芝加哥建築雙年展同樣講出了許多故事。

芝加哥市位於美國中西部平原區,毗鄰密歇根湖。由於水陸交通便利,自1837年建城以來,芝加哥的工商業和城市化便發展迅速,吸引了大批來自歐洲、拉丁美洲及南美洲的移民。1900年,芝加哥便人口過百萬,成爲了當時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進展和人口的大量湧入等現代性問題,給芝加哥的建築規劃帶來了極爲嚴峻的考驗:如何以更經濟的方式在更短時間滿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

還沒等建築師給出答案,1871年的一場大火就幾乎毀掉了全市1/3的建築。但慶幸的是,正是大火給了建築師靈感,也是大火給了他們重建的自由。這便是芝加哥學派出現的背景。這批建築師從大火中吸取了教訓,摒棄了傳統對形式的追求,轉向設計實用簡潔的建築。他們在材料上選擇了不易失火的鋼鐵結構,設計上將樓層向上加至十層甚至更高,使芝加哥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摩天大樓。

1871年大火後的芝加哥(左)和芝加哥現代建築(右),由Jeffrey Zeldman拍攝。

在今年的雙年展上,藝術家Santiago X用作品內置的火(Hayo Tikba)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回應和致敬。藝術家在外運用了原住民的火堆意象,在內又嵌入了現代城市的影像,旨在表達一個整體由內而外不斷毀滅與重生的狀態:到底是原始的火孕育了現代城市?還是現代化點燃了這把破壞自然的火?

藝術家Santiago X裝置作品的正反兩面。

相比藝術,時下建築更關心弱勢羣體生存和環境問題

建築如何來“改善”少數羣體或弱勢羣體的生存狀態?建築又如何償還城市化導致的環境污染?在今年的芝加哥建築雙年展上,來自全球各地的幾十件展品所探討的正是如上的問題。從芝加哥建築與歷史的具體糾纏,思考建築與時代的關係,能使我們更深入地看待本次建築雙年展。現代性語境下關於權利和環保的探討不僅是時下公衆討論的熱點,也成爲了建築設計繞不開的名詞。

建築設計爲什麼應該關注弱勢羣體生存狀況?

在種族高度融合的美國,幾乎沒有哪座大城市有芝加哥這般清晰的種族居住區域劃分:以市中心(loop)爲分界線,白人居住在近北區,而黑人則住在近南區(該區黑人佔比高達93%)。歷史上,由於南部交通便利、地價便宜的因素,來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大都聚居於此。20世紀初,種族矛盾日益加劇,由於受到種族海灘隔離的嚴格限制,這批非裔移民便被迫在此世代定居下來。

芝加哥非裔人口分佈,藍色越深密度越大。

這一情況導致了芝加哥南北兩區建築上的巨大差異。北區經濟繁華,高樓林立,設計精巧;而南區則因經濟和教育落後,建築破敗稀疏,而且衛生和治安狀況極差。而就在今年四月初,勞麗·萊特福特(Lori Lightfoot)在芝加哥市長的角逐中勝出,成爲芝加哥歷史上首位非洲裔女市長(她也是芝加哥建城以來第二位黑人市長),種族問題自然成了探討芝加哥建築的熱點。

芝加哥近北區街景(左)和芝加哥近南區社區狀況。

在疊加了歷史、現實和建築現狀等因素以後,今年的雙年展中,關於改善黑人居住區的方案備受關注。比如芝加哥甜水基金會(Sweat Water Foundation)就和雙年展組委會合作,模仿傳統芝加哥工人居住的平房搭建了一條廊道,在其中展示了大量關於芝加哥南區的土地使用、建築結構和住房的歷史變遷資料。

項目展出的有關非裔生存狀態的歷史資料。

顯然,這正體現了本屆芝加哥建築雙年展的核心理念——建築永遠是爲人而建。無論是基於歷史原因還是現實政治因素,建築設計所關注的始終是人文關懷,而這應該成爲一切建築設計共同維護的宗旨。一個值得反思的現實是,在所有我們能看到的建築設計史中,普通人的居住狀況僅僅存在於城市規劃圖或歷史圖冊之上,弱勢羣體的住房狀況則近乎缺席。

貧民窟的房子,有什麼美感?有什麼記錄的意義呢?這些簡單甚至破落的一磚一瓦,反映出的正是其主人家的經濟、社會和教育、審美狀況,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建築作爲藝術形式的一種,難道不應該和文學藝術一樣記錄社會並思考改造的可能嗎?只有將建築藝術和社會聯結起來,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作品。著名藝術家Theaster Gates在雙年展中展出了他購買芝加哥南區及其他城市各項房產,如銀行、學校、廢棄的房屋工廠等全部認購過程。他致力於將這些荒廢建築打造爲社區的藝術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已經購入了35處房產。

藝術家Theaster Gates的購買檔案。

這些房產中最有名的便是他花1美元從芝加哥政府手中買入的石島儲蓄銀行(Stony Island Bank)。該銀行位於芝加哥南區,建於1923年,上世紀80年代就已荒廢,買入時據說還泡在水裏。如今,在Theaster Gates的幫助下,它已搖身一變,成爲了免費向黑人藝術家開放的石島藝術銀行(Stony Island Arts Bank)。

石島藝術銀行外景(重建基金會提供)。

那麼,建築設計又爲什麼應該關切環境問題?自二十世紀末至今,環境問題逐漸取代社會政治問題,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種種跡象表明,由於人類不斷開採自然來供給社會發展,自然已經“被喚醒”了。理論上講,自然已不再無聲地限制或支持人類社會,不再是馬克思定義下靜止的、無成本的資源了;人類能主動改造它,而它也向人類提出了控訴和報復。

這種人與自然能動的交流被西方學者保羅·克魯岑定義爲“人類世”(anthropocene)。類似的,西方學界也有“資本世”(capitolocene)的說法,在當今語境下重構了馬克思的理論:如果工人是資本社會必要的一環,其勞動需要支付有償工資,才能使其勞動維持下來,那麼作爲生產必要環節的自然資源也應該享有這項權利。

人類世建築狀況(Liam Young提供)。

作爲最早一批工業城市,芝加哥的建築史一直與生態挑戰難捨難分,比較嚴重的有市排水系統建設不當導致密歇根河污染、工廠選址不當導致大氣污染等。在所有藝術形式中,建築是人與自然溝通的最佳媒介:它取材於自然,搭建在自然之上,以實體形式影響或被自然影響。

本屆雙年展專門開闢了一整個展廳向人們展出裝置作品“石油博物館”(Museum of Oil)。該廳的前身是芝加哥公立圖書閱覽室。古色古香的吊頂下,碩大的四幅現代航拍圖彼此牽引着,斜立着,訴說着芝加哥及整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區的地質狀況。每幅圖邊都矗立着一小塊黑色屏幕,上面連續滾動着該區近年來由於大量煉油出現的地質問題,仿若地球無聲的墓誌銘。

裝置作品“石油博物館”(Museum of Oi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