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白銀時代的璀璨羣星中,相比於勃洛克、別雷、勃留索夫、別爾嘉耶夫、曼德爾施塔姆等一連串閃耀的名字,阿列克謝·米哈伊諾維奇·列米佐夫(1877-1957)似乎不大爲中國讀者所知。

列米佐夫生於莫斯科一個商人家庭,曾就讀於莫斯科大學,1896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隨之而來的是8年的監禁和流放。他的文學活動始於1905年定居聖彼得堡之後,與象徵主義團體關係比較密切。十月革命後列米佐夫流亡國外,他的大多作品在其生前都被蘇聯當局禁止。

列米佐夫的創作體裁多樣,風格獨特,除了小說、詩歌、戲劇、回憶錄等,也留下不少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作品和童話,“作品既有日常生活的混亂,也有童話般的世界”(《俄羅斯僑民文學史》)。學術界公認列米佐夫是“複雜的作家”“卓越的文體家”,著名詩人茨維塔耶娃稱他爲“俄羅斯精神和語言的活寶庫”。國內對列米佐夫的翻譯和研究都比較匱乏,只有簡單的介紹和零星的翻譯,散見於一些作品合集,單行本大約只有2001年出版的小說《教妹》。

這組插圖是俄羅斯畫家維拉·弗拉基米諾夫娜·巴甫洛娃(1952-2015)爲列米佐夫的《卡斯特洛馬和其他的童話》而作,色彩瑰麗,充滿童真氣息。

文/遠道 供圖/楊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