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VR是人为阻断人和现实世界的连接,通过特定硬件和软件虚拟世界,然后用户来体验,所以叫虚拟现实。我们说,相对来讲,AR的市场和机会比VR大一些,市场都在等真正颠覆的技术和产品出现。

专业、新锐、一线,我是投资人乔继英Kelly。我将用国际化的视野、通俗易懂的方式、11年的亲身经历,带你一起解读投资和创业。

大家好,这期课程,我们讨论VR和AR是泡沫还是机会。

VR翻译成中文是虚拟现实,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技术方式,让你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

举个例子,我在淘宝上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欢,可不晓得穿到自己身上是什么效果。但通过VR,就能看到试穿衣服的你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听起来很炫酷?看电影时,你发现《指环王》的拍摄地新西兰,有一处美不胜收的景色。身处北京,也想体验,怎么办?戴上VR眼镜,打开软件,你就能“飞到”新西兰探寻美好河山。还有,你看中一件家具,不晓得放到家里合不合适,大小尺寸怎样,色调是否跟环境统一。如果跑到现场去计算和对比,很麻烦。但有了VR就不同,你可以直接将家具虚幻地放到客厅里,看看实际效果如何。

VR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现实。这些服装和家具都是1:1的,才能够看到实际效果。但它又是虚拟的,是通过计算技术实现的。我们说,白日梦终成现实。

想实现VR,需要几个核心的部件和技术。首先是屏幕能展现立体感,其次是陀螺仪传感器,第三是微型的高速的处理器。

VR的应用方向包括游戏、医疗、教育、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游戏、旅游、房屋销售等方面。以售房为例,用户戴上VR头盔,就如同走进了现实世界的样板房,能体验房屋的布局和空间的尺度,甚至还可以到阳台上去看风景。从我们举的例子可以看出,VR应用,内容很重要。只有做了大峡谷的内容,才可以体验虚拟的大峡谷。内容是VR发展的重中之重。

预计,到2020年,VR的市场规模大概有300亿美金。总体来讲,VR还处在行业早期,硬件和内容都没取得行业性突破。一个行业想兴起,成本要低,内容要广,产业链要比较全。目前,VR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硬件方面。屏幕分辨率比较低,达不到逼真效果;屏幕刷新速度比较慢,会出现画面延迟和卡顿;可视的范围比较小,影响体验感;设备比较笨重,交互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真正按照现实中的交互方式来进行;头盔或眼镜戴久了,感觉不舒服,没法长时间佩戴。另外,VR在内容方面还比较匮乏,缺少大量的优质的有吸引力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AR。

VR是人为阻断人和现实世界的连接,通过特定硬件和软件虚拟世界,然后用户来体验,所以叫虚拟现实。AR是在人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情况下,叠加全息影像,加强视觉呈现,所以叫增强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也被称为混合现实。

因为是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结合,所以基本上都需要摄像头。严格来讲,带摄像头的智能产品都能用AR,只要安装软件就可以。相对VR而言,应用场景会更多。百度地图现在就有AR导航,虚拟和现实的结合让导航更清楚。

为什么大家对AR如此重视?核心点就是AR有可能成为未来我们与世界交互的终端,像之前的智能手机和更早的PC电脑。如果说键盘是1.0时代,触屏即1.5时代,之后可能就是人机交互的2.0时代。

除了微软的HoloLens,还有一家公司值得重视,就是Magic Leap。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出来。但业界都对这家公司寄予厚望,高通、谷歌、阿里、KKR等投资公司和实业公司,都投入巨资支持。这家公司累计融资已经有20多亿美元。这家公司虽然还没正式发布产品,但公布过几段视频。越是这样神秘,越是让大家期待。

那么,VR和AR到底是泡沫还是投资机会呢?

从产业链的逻辑和产业趋势来看,可以投资的方向包括硬件、平台、内容、服务等等。硬件目前还不成熟,如同手机发展一样,当类似iPhone这种颠覆性产品出现时,就是行业爆发时。内容创业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领域。相对来说,内容竞争的壁垒比较高,黏性比较强,就像游戏和影视作品,会有大量粉丝和用户。平台和服务创业,需要有独特的切入点和优势,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目前还不太成熟的VR和AR,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判断。任何一项新技术发展起来,都需要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拉动与匹配,如果不理智地去投资撒钱,就是泡沫或坑了。我们说,相对来讲,AR的市场和机会比VR大一些,市场都在等真正颠覆的技术和产品出现。

好,以上就是我们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