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際貿易和航運市場,政策影響越來越大,制裁,關稅,海關新政,每一個變動都影響着市場的走向!當下市場,光是低頭幹活已經不行了,抬頭看路,變得更爲重要了!

而近期中國澳大利亞即將實現全面零關稅的消息,讓整個業界對於澳大利亞出口市場充滿期望, 甚至有業內小夥伴預測明年的澳洲線貨量和運價都要“比翼雙飛”了

中澳即將實行全面零關稅!

從2019年1月1日起,也就是7周之後,所有進入澳大利亞的中國商品的關稅將被取消,同時中國送給澳大利亞758億大單。

2017年,兩國進出口總值達92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1%,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增幅高於其進口平均增幅。

▲媒體報道

澳大利亞新領導人多次向中國發出友好信號。在11月1日就職以來的第一次外交政策講話中,他連續10次提到中國,表達了深化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迫切願望,並表示他最想對中國說的是“我希望中澳貿易恢復”。

進博會期間,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CEO斐思迪表示,中澳企業之間簽署11項商業合作協議,在未來五年將產生150億澳元價值。中國與澳大利亞在健康、金融科技、城市和環境服務、旅遊服務等方面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入。

根據中澳自貿協定,從2015年起,中澳雙方進行過四次關稅減讓,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商品開始逐步降低關稅,相當一部分商品會在5年內實現零關稅。明年元旦中澳將進行第五輪減讓。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依賴中國的發達經濟體,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國,澳大利亞是中國第六大出口目的地國。同時,澳大利亞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者。

免關稅此舉普遍被業界看好,並提前擔心澳洲航線將面臨漲價爆倉,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澳大利亞市場該怎麼開發?

澳大利亞市場概況

幅員遼闊的澳大利亞,絕大部分(80%)的人口分佈在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的主要城市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人,從而形成了市場分散的特點,進口產品的市場推廣、分銷、運輸、售後服務等都需要相當大的投入和艱苦不懈的努力。

新州、維州、昆士蘭州和西澳是澳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分別佔澳經濟總量的36%、26%、16%和11%,佔澳貿易總量的32%、26%、16%和17%。

來源:香港貿發局

悉尼和墨爾本分別是澳大利亞的金融中心和製造業中心,也是最大的兩個消費市場,還是中國商品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兩個主要集散地。

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經濟一體化進展順利。澳是南太地區國家的龍頭。因此,澳大利亞對南太地區市場有一定的輻射功能。

澳大利亞的主要進口產品包括:原油、小客車、汽油、電訊設備、藥劑、貨運車、電腦、黃金、土木工程設備、輪胎、汽機車零配件、測量及分析儀器等;

主要進口來源國爲: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泰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英國。

澳進口商分爲兩類,一類是進口貿易公司,另一類是大型零售連鎖店,後者是消費類產品在澳銷售的主渠道。澳大型零售集團主要有兩家,Coles Myer和Woolworths,合佔澳零售市場75%的份額。

澳進口商從國外進貨時,最看重的五個因素是價格、品質、信譽、最低訂貨量,和售後服務。

經濟開放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以往爲保護本土行業,曾經向進口汽車及紡織品等徵收高昂關稅。不過,自19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改弦易轍,解除貿易限制,成爲全球最開放經濟體之一,享受到降減關稅帶來的好處,包括企業進口生產材料價格下降、生產力提高及國際競爭力加強。

與澳大利亞簽訂了自貿協定的國家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量的70%,而5年前只有26%。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國佔澳大利亞貿易總量的73.8%,20國集團(G20)佔71.8%,歐盟(EU)成員佔13.2%。

不過,爲了維持便利貿易和靈活應變的現代化制度,以及控制生物安全風險,澳大利亞仍然實施嚴格的檢疫措施或技術規定,禁止及限制部分產品進口。

澳大利亞於2000年引入商品及服務稅(GST)。除了若干類基本商品外,大多數進口到澳洲的商品及服務都必須繳付商品及服務稅。商品及服務稅的稅率爲應課稅進口貨品價值的10%。應課稅進口貨品價值相當於貨品的海關估價、應課關稅、付運費用及其它開支的總和。

澳大利亞也向本地及進口貨品徵收商品及服務稅、葡萄酒平衡稅(WET)以及豪華汽車稅(LCT)。

澳大利亞與中國貿易情況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依賴中國的發達經濟體,自2009年起,中國一直是澳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雙邊貿易結構不斷優化,目前中國自澳進口主要產品有鐵礦石、煤、天然氣、羊毛、大麥、小麥等。中國對澳出口主要產品有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家電、玩具、運動用品、服裝和傢俱等。

但其實此前澳大利亞與我國的關係並不那麼和諧,從官方到媒體,屢屢放出反華言論。這是因爲雖然澳大利亞在經濟上對中國非常依賴,但在安全和軍事上則指望着美國。這個敏感話題我們就不在這裏展開討論了。

我們只要知道現在彼此關係融洽了就好了。

來源:商務部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2018年1-6月中澳雙邊貿易額爲680.2億美元,增長14.6%。其中,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256.4億美元,增長15.2%,佔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22.8%,提高0.6個百分點。

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爲機電產品、紡織品和賤金屬及製品,2018年1-6月合計進口155.7億美元,佔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總額的60.1%。除上述產品外,傢俱玩具雜項製品、化工產品和塑料橡膠等也爲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大類商品(HS類),在其進口中所佔比重均超過5%。

總體來看,澳大利亞自中國進口也實現增長,且進口增幅略高於其對中國出口增幅,這也逆轉了此前澳大利亞對中國貿易順差持續增長局面,但中國仍爲澳大利亞貿易順差最大來源,且貿易順差仍呈增長態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