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陽邏線與1號線換乘不便有望解決

1號線新榮站和陽邏線新榮客運站,直線距離僅百餘米但不能換乘。自從去年底陽邏線開通以來,就不斷有市民呼籲增設通道,實現兩條線路的站內換乘。近日記者獲悉,地鐵集團考慮到市民的實際需求,正在邀請設計單位論證換乘方案的可行性,兩條線的換乘難題有望解決。

1號線新榮站內張貼的告示

市民

盼望換乘能方便些

1號線新榮站位於解放大道與漢黃路交叉口西側,陽邏線新榮客運站位於後湖大道與漢黃路交叉口西側,兩車站位於同一區位。近日多位市民向楚天都市報反映,雖然都在同一區位,但兩個地鐵站是獨立的,不能在站內實現換乘,“夏天高溫烈日、冬天寒風雨雪,惡劣天氣下輾轉兩條線路不太方便”。還有市民表示,如果不使用武漢通,單程票還要分段購買兩次。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學生李曉霜告訴記者,17日是週六,她和三個室友乘地鐵去武漢天地,要先乘陽邏線到新榮客運站,然後下車出站,走幾分鐘才能換乘1號線。“當天下着雨,我們撐着傘在站外輾轉,特別羨慕其他線路的室內換乘。”她們告訴記者,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以及每年開學放假行李多的時候,最盼望換乘能方便些。

在一些網站和論壇上,記者檢索發現,在陽邏線開通前,就有市民諮詢和1號線換乘的問題。“如果新榮不能換乘,那陽邏線只有在後湖大道可以融入地鐵線網。”

探訪

轉乘須先出站再進站

1號線是高架線,陽邏線在這一段是地下線。楚天都市報記者在兩個車站之間來回走了幾次發現,1號線新榮站的D出口和陽邏線新榮客運站B出口距離最近,出站後拐一個彎就到了,步行距離約250米,時間約兩三分鐘。如果不小心走錯了出口,就需要從天橋上過馬路,距離和時間都將翻倍。記者在百度地圖上測距發現,兩個車站直線距離爲150米左右。

牆面地面還有箭頭標註換乘方向

新榮站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都有不少乘客諮詢換乘陽邏線的問題,因此專門在站廳裏張貼了詳細的線路圖。

藍圈爲1號線新榮站,紅圈爲陽邏線新榮客運站,箭頭爲換乘路徑

記者看到一張公告上寫着:“1號線新榮站和陽邏線新榮客運站是兩個獨立的車站,前往陽邏線新榮客運站乘車,需由新榮站D出口出站後,沿解放大道向北前行200米進站乘車。”上面還附有一張大地圖,標註了兩個車站的位置,並用紅色箭頭指明瞭行走路徑。在陽邏線的車站,也張貼着同樣的指路告示。

在兩個地鐵站的站廳和樓梯間,牆面和地面也都貼着巨大的箭頭和路標,指引乘客出站換乘。而在1號線列車上,進站前也會語音播報“可出站轉乘陽邏線”。

回應

設計單位論證可行性

記者探訪發現,夾在兩條線之間的,是一個建設中的房地產項目。該樓盤一名銷售人員介紹,項目包括住宅和購物中心兩部分,而購物中心內就設有兩條地鐵線的換乘通道。“2020年項目建成後,乘客從1號線車站2層可以直接進入購物中心2層,然後下樓到負2層換乘陽邏線。”

 對此,武漢地鐵集團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兩車站之間的商業地塊,不屬於1號線和陽邏線管轄範疇。“他們怎麼做,我們不瞭解,也無法干涉。”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到廣大乘客實際需求,地鐵集團正在開展陽邏線新榮客運站與1號線新榮站換乘的可行性研究。“這個位置周邊環境複雜,包括地下的管線、地質等情況都要一一摸清。夾在中間的商業項目,只是換乘方案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設計單位正在研究,要把對周邊的影響降到最低。”“至於站內換乘到底能不能實現,要看設計單位最後的研究結果。如果確實做不了,我們會向市民說明原因。如果可以做,相信施工方也會盡快完工,早日給市民提供便利。”這名工作人員表示。

來源:楚天都市報  潘錫珩  李輝

推薦閱讀(請點下面鏈接)

總投資10億!又一項目落戶新洲!

12月2日,中國山地馬拉松新洲開跑!

車禍頻發!開了25年大貨車的司機講了大實話:爲啥我們不踩剎車

【新洲】新聞資訊、喫喝玩樂、衣食住行→盡在《微新洲》,關注新洲,關注精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