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闻北京的二手房价格跌回到2016年底,各个区域房价降幅均超10%,个别区域接近20%,比如北二环护城河边上的“雍和家园”吧:

您看,这均价都不到10万/平米了,这可是在北二环啊,当真是降了不少吧?所以,您是买的起呢?买的起呢?还是买的起呢?

由此可见近年来,北京那令人咂舌的房价增长速度,慢说二环了,等着再降降,琢磨琢磨五环附近的还算靠谱吧。

话说回来,在北京二环房价2000元/平米的时候,您在干嘛呢?当时怎么没下手呢?

Q

北京二环房价2000元/平时

您在做啥?

二环房价2000元/平究竟是在哪一年?按照悟空问答上这位网友的回答,是在1993年:

1993年的小北,是课堂上戴着红领巾,放学后戴着小黄帽过马路的小学生一枚;

那时小北的家,就在西单附近的胡同里,冬天要存蜂窝煤和大白菜,街坊四邻们除了少数人,似乎都没住过楼房,更是没有买房的概念;

那些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东风刮的正劲,北京的街头崛起了太多太多的新型商场:复兴门的百盛,建国门的赛特,东大桥的蓝岛......

那一年,北京街头的出租车,都是一水儿的黄色大发和夏利;

那一年,北京第一次申奥失利,大家都很伤悲,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奥运的圣火终将在这座城市点燃。

1993年,同样可算做是“文艺复兴”的一年。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这一年席卷了包括戛纳在内的诸多知名电影节大奖,“哥哥”张国荣和张丰毅、巩俐等人的精湛演技,铸就了这部华语文艺片的“巅峰之作”;

随后,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相继上映,那真是国语电影的“黄金时代”,那段“风华绝代”,过了就不会再来。

那时的内地歌坛,同样风起云涌,煞是精彩!

那一年,那英唱起《雾里看花》,多年后,大家才想起这首歌是为央视“3.15”打假晚会所作;

词曲人陈小奇为毛宁写了一首《涛声依旧》,迅速吸引一大票迷妹,并将毛宁送上春晚;

同年,唱《笑脸》的谢东和一个唱《纤夫的爱》的尹相杰发了一张说唱专辑,《某某人》,日后被戏称为“中国嘻哈教父”,现在来看,这哥俩嗜好确实相投;

但论及走红,在那一年他们谁也比不上李春波,因为他写了一首歌,叫《小芳》。

当然在那一年,最振奋人心的是内地的“摇滚乐”。

何勇直言:“四大天王是小丑,就张学友还算个唱歌的。”

黑豹开始了“穿刺行动”,刚加入魔岩的窦唯正在筹备第一张个人专辑《黑梦》。曲中所有人声,由他一手包办,一曲《高级动物》尽数人类灵魂深处的种种陋习。

张楚出了《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别看封面上他穿个背心,像个瘦弱的流氓,专辑里那首《西出阳关》却令高晓松听到落泪。

那一年的年根儿,这三颗不羁的心脏终于跳动到了一起,组成了“魔岩三杰”,并在第二年大闹“香港红磡”。

这就是1993年,虽然2000元/平的房价普罗大众们依旧负担不起,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令那个年代永远让人怀念。

只可惜盛极而衰,随后,文艺领域的“寒冬”便悄然来袭......

错过了二环2000元/平的九十年代初,那么等到三环房价都划过4000大关的千禧年前后,您动手了么?

2001年,西单六部口胡同的房子拆迁后,小北家权衡再三,因不想还贷款,便放弃了牛街,选择了购买南四环角门附近的房子。

小北那时念高中了,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好年华,还没有“爱上层楼”的意识,要不多贷点款,也得买牛街的房呀。

同时段,有一哥们家里拆迁,从崇文门搬到了通州,那会儿一见面就抱怨,嫌远嫌偏嫌脏嫌乱;

通州北苑,天赐家园小区

如今的他净没事偷着乐啦,直言买少了。现在也没大追求,就等着环球影城开门去遛娃了。

说到牛街,那会儿的聚宝源可没有现在这么火,就是个小门脸儿,也不见有这么些人排队,不过有印象,他家的羊肉是不错,12快一斤,经常买回家涮。

这阵子老能看见亚运村、方庄是北京第一代“富人区”的说法,不知这是怎么传出来的?小北记得当年住这些地方儿可是够“背”的,市区里没什么人愿意去。

那时候“五环之歌”还没有呢,大家基本在四环内活动,一说去五环,那就是大兴黄村,以及回龙观、天通苑,总觉得这些地方远在天际。

如今呢,北京人去燕郊、固安定居,也都不算是新鲜事了,这年头儿,还有去崇礼买房的呢。

燕郊街景

那会儿街头的报摊还很多,5毛钱的《北京晚报》几乎一家一份,小北偶尔也会看看《体坛周报》。

那几年北京已经开始流行KTV了,麦乐迪、钱柜、乐圣,去嚎一宿,也就100多块钱,还带自助餐,谁能想到现在这些店面基本都“黄”了。

去滚轴店滑冰,去迪厅蹦迪算是赶时髦,月坛、崇文门新世界、新街口JJ,去“耍”过几次的才有资格吹牛B呢。

世纪之交的京城,最大的环境问题不是雾霾,而是沙尘暴,每年开春的3、4月份,“天空在下着沙......”莫非游鸿明这歌是在北京创作的?

那时候,大学生人手一部“诺基亚5100”是时尚,结实耐用,经摔经折腾;大学宿舍里还没什么人用电脑,MP3就是最好的陪伴。

郊区度假已经开始风行,只是街面上还没有那么多的自驾车,大家或者去东直门、德胜门挤长途大巴,或者去老北京南站坐短途绿皮车。

那些年《还珠格格》的热乎劲儿还没散尽,几位格格、宫女的人设也还没有坍塌;

最喜欢的广告是“娃哈哈”矿泉水,王力宏的歌声中,小北的“女神”袁泉仿佛踏出了水帘洞;

还有周润发给“媳妇儿”洗头的“百年润发”,记得那句广告词:“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缘分更是早有安排”。

随后“非典”来袭,“开心麻花”的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第一轮公演只卖了7张票,谁能想到现在,他们的大电影上映一部火一部呢?

那会儿的吴京也不是一线打星,还在拍《水浒后传》和《小李飞刀》这样的古装“神剧”;

那几年北京街面上的电影院还是那几家“老面孔”,大华、首都、中华、花市;买张电影票也就十几块钱的事儿,比如今的团购还便宜。

老谋子的《英雄》一出,国产电影的大片时代正式来临;

但小北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无间道》三部曲,那是港片“黄金岁月”的最后绝唱。

那会儿大望路的万达广场还在筹建,万达影院还没影呢,大家尚不知IMAX是何物,王健林刚把大连万达队和基地转卖;

万年“不举”的国足雄起了一把,居然进了02年世界杯,随后去韩国旅游了半个月,泡菜和年糕不知道吃的如何,反正“鸭蛋”是没少吃就回来了。

也是在那一年,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转会到了NBA休斯顿火箭;刘翔还只是国家田径队的一名陪练;李娜则在华中科技大学深造,二十一世纪迄今的三大国民体育偶像,当时都尚在“潜伏期”;

说到偶像,怎能少了周杰伦,世纪初的那几年,横空出世的他终结了港台老式情歌唱腔,属于乐坛的“R&B”和“中国风”时代开启了。

那会儿尚在“蛰伏”的明星还有很多,北影厂墙根下的王宝强,因抢不到群演角色而懊恼;不远处的酒吧内,黄渤正陪笑唱歌,歌声中透露着不安全,因为他不知道,明天又要去哪里维持生计。

小岳岳那会儿还不懂耍贱卖萌,被酒楼的客人挤兑的哭天抹泪儿;他恩师郭德纲还在大兴租房,曾因为交不起公交费,从琉璃厂的剧场“腿”回了黄庄。

那会儿学校门前有网吧了,CS是男生们维系“哥们儿”情义的纽带,一个个“战队”诞生。

QQ还没流行起来,后来大家才知道,是一个叫马化腾的人改变了大家的社交方式;某夜,独自一人在公司的他扮演唯一客服,成功安抚了OICQ所有用户。

千禧年来临之前,在大本营杭州,马云的动员会又一次开启,他承诺18罗汉,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但要他们马上拿出身上的全部。

在上海,陈天桥借了巨款,创办盛大公司,公司租了三室一厅,员工只有六个人,其中包含新婚妻子以及小舅子,开启“无人能懂”模式。

那是张朝阳春风得意的年代,1999年7月他被选为《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千禧年元旦,他在岳麓书院发表演讲,湖南卫视现场直播,如今,他要为搜狐重新布局。

张朝阳演讲那天,一个叫李彦宏的年轻人在北京大学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办公室,大家在床上盘腿而坐,讨论搜索引擎的雏形。

互联网文化开启,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赚了大把少女泪。

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惹来了太多男生的模仿;

韩寒的《杯中窥人》初露锋芒,也是大多数“差生”的骄傲;而那个时候的方舟子,已经开设新语丝网站。

还有人开始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叛逆、反传统,似乎压力重重的80后们,都需要离经叛道一次,可却不知,往后的岁月里,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几年之后,一个叫史恒侠的西北女孩,登录清华bbs,化名芙蓉姐姐,开启了原始的网红时代。

神五、神六的陆续升空,让杨利伟、费俊龙等航天英雄家喻户晓;

更是让《飞得更高》的汪峰,将摇滚乐带进了“主流文化”,为日后的“半壁江山”,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啊,摇滚乐成了“主流文化”,90年代初的“魔岩三杰”不知对此作何感想?

或许,看到这些,你可以想起往昔的种种,也就明白了一直没有买房,可能真的不怨自己!

太多的看似平静,太多的不可思议,太多的始料不及,其实人的一生,不都是在这个节奏中度过的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