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着力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促進老年羣體融入現代社會,倡導文化養老的生活方式,9月14日,由江蘇省老年大學協會、鳳凰網江蘇頻道、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江蘇省第三屆“中國人壽”杯優秀文化老人評選活動在蘇州老年大學正式啓動。

評選自啓動以來,得到了各方響應。江蘇省十三個地市150多所老年大學的學員、社會上的老人紛紛報名參加。爲了更好的展現文化老人的風采,組委會將於10月12日開始,從第三屆“中國人壽”杯優秀文化老人的參選名單中,整理出退休老人積極踐行文化養老、退而不休的故事,以飧鳳凰網友。

本期“優秀文化老人”候選人推薦,是發揮餘熱的盡職祕書——王佩興。

王佩興

王佩興,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先後任錫師附小教師、副校長,無錫市崇安區區委祕書,無錫市政府辦公室社會事業處處長,無錫市政協社會事業辦公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無錫分院院長等。

自1959年無錫師範畢業後,王佩興從事教育事業十五載,教育培養了近八百學子,其中不乏優秀人才。1973年擔任無錫市崇安區區委祕書起,二十五年仕途生涯,譜寫了人生的光輝篇章。他先後跟隨楊陸維、莊申、夏秀英、張懷西、王竹平五位文教副市長,從副科級祕書到綜合二科副科長、社會事業處處長。他安於清貧,樂於奉獻;他盡職盡責,當好助手參謀。莊申副市長調任無錫市政協副主席時,贈他七絕一首: “萋萋芳草映花明,貼地頻添彩色新。萬點千星隨意發,欣欣吐秀不知名。”這是對王佩興同志幾十年祕書生涯的寫照。

退休前夕,王佩興調至市政協工作,時間相對市政府辦公室寬鬆許多。於是從1997至2000年,他擔任無錫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常務副主席。期間,負責組織“無錫市體育舞蹈錦標賽”、“華東地區體育舞蹈邀請賽”、“全國體育舞蹈邀請賽”等,盛況空前。

退休後,王佩興被無錫市婦聯聘爲顧問三年。期間,他協助無錫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較好完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研究”課題。65歲後的五年,他創辦中國少年新聞學院無錫分院,五年間給2萬餘名少年學生傳授新聞知識,培訓新聞寫作技能,使得近百名學員的文章在全國報刊雜誌上發表。70歲以後的十年間,他選擇與畫爲友,幾乎每天都要潑墨紙上,以筆墨、線條爲骨架,將心印在畫中,追求中國畫的筆墨韻味和筆墨情趣。

雖年逾八旬,他卻仍在精神生活上孜孜以求。今年10月,正值國慶與中秋佳節重逢。爲了紀念他的八十壽辰暨金婚,他帶領幾名接近七十的得意的學生,花了一年時間,數易其稿,編輯了一冊精緻的紀念冊。

紀念冊《自序》用散文詩一般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他的人生經歷。第一部分,展示他十年間用心血和汗水積聚起來的67幅書畫習作;第二部分,是他幾十年來收藏和友贈的三十多幅書畫作品;第三部分,80多幅照片形成了“他個人”、“他夫婦”、“他家庭”、“他與師生”、“他與同事同僚”足跡與記憶的生動寫照。附錄生平年表與《自序》呼應,更爲具體、完整地介紹他的一生。與王佩興曾經共事過的無錫市副市長、後來升任江蘇省副省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張懷西,特意爲紀念冊封面題詞:“晚霞不遜晨曦”。

所獲榮譽:

無錫市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三優工程試點工作先進個人;

市優秀文稿”一等獎、市發展戰略論文一等獎、江蘇省新世紀理論文獻優秀論文獎;

中國少年新聞學院頒發的“優秀分院院長”獎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