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鑑賞】

此詩是一首閨怨詩,描寫了一個在家少婦登樓賞春所帶來的心理變化。本題是寫閨怨,全詩卻從快樂的賞春活動寫起,以觀景轉而寫悲情,更添全詩的淒涼之意。

此詩的一二句,寫的是少婦不知愁,看見春日融融,於是細心化妝,登樓遠眺。其實,登樓在中國古代一般多是排憂解愁,抒發感情的活動,少婦登樓賞春,本身就有排解心中幽思的潛意識在裏面。“士爲知已者死,女爲悅己者容”(戰國刺客豫讓語),少婦精心化妝卻無自己心愛之人欣賞,反喜爲悲早已註定。

此詩的三句急轉,楊柳在中國古代幾乎就是離愁的代名詞。從《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罪霏”以後,楊柳已成爲中國最有名的詩歌意象了,和紅豆的相思一樣,楊柳本身就代表着離愁別恨。正因爲如此,不知愁的少婦一見楊柳,潛意識裏的思夫之情一下就被激發了出來,“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多麼沉痛的哀傷。在那個時代,男人的普遍心理都是“功名只向馬上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種昂揚的進取精神造就了盛唐的偉業宏圖,但也犧牲了多少閨中怨婦的韶華春光!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裏說悲劇的魅力就在於“突轉”和“發現”,古往今來,又有誰能承受那由喜到悲的瞬間心理鉅變呢?這首詩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原因也就在於此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