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在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前夕,由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和莆田市文廣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賽”在媽祖故里湄洲島祖廟聖旨門廣場舉行。

湄洲女髮髻又稱帆船頭、媽祖髻,相傳由媽祖設計,是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湄洲女髮髻有着典型的海洋生活特徵,每個細節都對應一艘船的不同部分——髮髻是帆、髮卡是槳、頭頂的盤發是舵,束髮的頭繩是纜,兩邊的銀釵是錨,以此來寓意一帆風順、平安歸來。

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爲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財富。2016年3月,媽祖文化寫入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作爲世遺“媽祖信俗”的子項目之一,湄洲女髮飾、服飾於2008年6月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以說,湄洲女髮髻的技藝,承載着媽祖文化的獨特內涵和象徵意義。

近年來,湄洲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和推動這一非遺項目的傳承。及時做好省、市各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申報工作,建立區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評選制度,健全區級非遺保護體系。同時,尊重傳統,提升湄洲女服飾的儀式感,積極推進湄洲女服飾及湄洲女髮髻走出去。近年來媽祖巡遊東南亞、臺灣等地時,身着湄洲女服飾及梳着湄洲女髮髻的湄洲女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受到當地羣衆的歡迎,有力地推動了湄洲女髮髻等媽祖文化元素走向世界。

舉辦“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賽,旨在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此項技藝,在充分展現“湄洲女髮髻”獨特魅力的同時,培養更年輕的“湄洲女髮髻”技藝傳承人,進一步推動媽祖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

此次賽事共計89組選手參賽,參加人員來自全市不同縣區,年齡囊括老中青三個年齡段,充分體現了這項非遺技藝的廣泛傳承性。 與往屆賽事不同的是,今年在89組選手之外,主辦方還設立非遺展示區,邀請了10位資深的梳頭師傅來給10名特邀模特梳頭。此舉吸引了現場嘉賓和媒體的關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比拼,比賽最後共決出3名金獎、6名銀獎、10名銅獎。比賽結束後,10名外形靚麗、身姿優美的特邀模特走上了T臺,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作爲媽祖信俗非遺技藝的一次活態展示,第三屆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賽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提高媽祖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