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一名3歲女孩因誤食藥物沉睡不醒,幸及時送醫,才未發生意外。

就此,記者對石家莊、保定以及唐山等多家醫院進行調查得知,誤食藥物的病例每個月均有發生,而且大多以2~3歲孩子居多。醫生介紹,孩子誤食藥物後,可能會導致臟器功能損傷,嚴重時還危及生命。爲此建議,家長平時一定要看護好孩子,謹慎放置藥品,一旦發現孩子誤食藥物,務必及時送醫。

——事件——

女娃飯後沉睡 家長醫生怎麼叫都叫不醒

10日12時30分許,邯鄲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院區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李傑剛接班不久,就見有幾位家長抱着一名小女孩,急匆匆來到醫院,“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家孩子怎麼了?”

李傑看到小女孩閉着眼睛,嘴脣發乾,仔細聽,呼吸淺弱。除此之外,沒有出血或窒息的情況。

醫護人員對孩子進行緊急救治

“大夫,這是怎麼回事?我家孩子從早上喫了飯之後,就看着有點蔫兒,後來就開始睡覺。一直到中午喫飯時,孩子還在睡,怎麼叫都叫不醒。”孩子的家長告訴李傑,孩子叫樂樂(化名),今年剛剛3歲。

“樂樂,樂樂。”李傑叫了幾聲孩子的名字,但孩子一點反應都沒有。李傑又測了測孩子的呼吸心率等指標,發現孩子生命體徵沒有太大異常。

“但在隨後爲孩子扎針抽血時,孩子會閉着眼睛尖叫,但是尖叫過後,還是不醒。”李傑向孩子家長詢問後得知,奶奶一直在喫哮喘藥。

“沒有出血等症狀,再加上孩子處於淺昏迷狀態,沒有有效溝通,我們初步懷疑是孩子誤食了奶奶的哮喘藥,導致的藥物中毒。”李傑說道。

抽血查毒檢查 體內檢出哮喘藥所含成分

孩子家長表示,孩子睡了大概有4個小時了。李傑立即給孩子安排了抽血查毒物,同時還給孩子反覆洗胃、導尿,並通過大量補液注射,促進孩子排泄。

經過近2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孩子的情況開始有所好轉。三四個小時後,孩子有了意識,“喊她的名字,讓她醒醒,她能聽到並且睜開眼睛看了。”李傑表示,孩子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李傑告訴記者,毒物分析的結果顯示,小女孩血液中檢出苯妥英鈉、麻黃鹼等成分,“這些成分恰好與孩子奶奶喫的哮喘藥所含的複合成分吻合。”李傑表示,從毒物分析結果來看,小女孩應該是誤食了奶奶的哮喘藥。

另外,毒物分析報告中還顯示,孩子血液中苯妥英鈉含量爲最大中毒量的近2倍,麻黃鹼含量爲中毒量的3倍。“這個是成人的中毒標準。”李傑稱,這次幸虧家人發現及時,送醫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瞭解到,目前誤食藥品的小女孩經過後期治療,已經痊癒出院。

——數據——

孩子誤食藥物 每個月都會有這樣的病例

孩子誤食藥物,這種情況多不多?如果誤食了藥物,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此,記者先後諮詢了省內多家大型醫院,結果發現,孩子誤食藥物的情況,每個月都有發生。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牛雅介紹,算上急診科室緊急洗胃治療以及需要住院的病例,“每個月有1~2例孩子誤食藥物的情況。”

唐山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監控病房主任張慧玉也對此表示,在他們醫院,孩子誤服藥物的情況每個月有3~4例。

在河北省兒童醫院,每週也會有因爲誤服藥物就診的情況。該醫院急診科主任張中馥告訴記者,“小孩子的肝腎功能發育不是很完善,誤食藥物的話,特別容易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

——調查——

誤食藥物患者 以2~3歲幼兒居多

記者在對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唐山市婦幼保健院、河北省兒童醫院採訪時瞭解到,誤食藥物的患者大多都是幼兒,以2~3歲居多。

“孩子對事物有好奇心,而且沒有危險意識,在家長沒有看護到時,小孩很可能就拿着大人的藥物,當作糖豆塞到嘴裏喫了。”牛雅說道。

同時,記者也瞭解到,孩子誤食的藥物多種多樣。“只要是他能接觸到的藥物,都可能誤食。”張中馥向記者介紹,“比如說,大人喫的降壓藥、降糖藥、抗抑鬱藥、抗失眠藥等等。”

“而且,孩子不知輕重,有時候喫的劑量很多,有可能大人才喫一片,孩子誤食了好幾片,甚至更多。”張中馥告訴記者,不同的藥物帶來的危害也不盡相同。“比如大量服用降壓藥,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低血壓,從而帶來頭暈、嘔吐、面色蒼白等症狀。”

“同時,本身藥物就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大量服用的話,還會對孩子的肝、腎等造成損害。”牛雅補充道。

李傑介紹,如果誤食藥物量大,或者送醫不及時的話,光靠洗胃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還得通過血液淨化。

“而且,有些誤服的藥物,因爲涉及到強鹼或強酸的藥物成分,還不能洗胃,得需要手術治療了。”牛雅補充道,“而且即使做了手術後,也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傷害。”

誤服情況種類 還有喂錯劑量誤服毒藥等

另外,除了誤服藥物之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誤食毒藥。

“前兩天,醫院接診了一個誤食鼠藥的孩子。”牛雅介紹,孩子只有三四歲,家長髮現後在家做了催吐,到醫院查了一個毒物分析,發現孩子體內含有微量鼠藥成分。“還好中毒量不是很大,洗胃、排泄、住院觀察後,孩子纔出院。”

“有的鼠藥潛伏期長,而且鼠藥還有抗凝血的效果,如果誤食多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消化道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張中馥介紹。

除了誤服毒藥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是喂錯劑量。

“有一個2歲多的孩子,要服用止喘的藥,正常計量是一次服用3ml,結果奶奶餵了7.5ml,還餵了兩次。”張慧玉告訴記者,家長髮現之後立馬送到醫院,“當時孩子出現了心率快、肢體發抖、臉紅等症狀,醫院立即安排了洗胃後,才逐漸緩解了孩子的病情。”

——提醒——

小心放置藥品 要擱到孩子拿不到的位置

張中馥建議,家長在看管孩子時一定要用心,要儘量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活動。另外,家裏的藥品要擱到孩子拿不到的位置,危險的藥品可以鎖到抽屜裏。

牛雅也表示,同時還要教育孩子區分藥物跟糖豆區別,千萬不能將藥物放在飲料瓶或者其他容器裏,藥物最好也不要跟飲料和零食放在一起。

針對服用藥物劑量過多的情況,張慧玉也表示,家長們也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按照醫囑給孩子們喂藥。

“一旦發現孩子們有誤服藥物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治療。”張中馥說道。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胡雅玲

■供圖/邯鄲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院區

■編輯/劉軍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