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嶽西人小時候的味道—紅薯幹,你還記得嗎?

我的老家在嶽西,旱地最適宜種植紅薯。農曆九月是紅薯收成的時節,正所謂“七長上,八長下,九月連根拔”,在這連根拔的日子裏,成遍的山地裏綠油油的紅薯葉鋪得嚴嚴密密的,像塊綠色的被子,特別厚實養眼。

紅薯的喫法除了蒸、煮、烤等之外,還有一種孩子們特喜歡的喫法——做成紅薯幹。紅薯乾的做法雖不深奧,但工藝流程可不少,做出的風味也不一樣。

第一道工序是選料。做紅薯幹一般選擇紅心紅薯做原料,因爲紅心紅薯含糖高,做出的紅薯幹自然也就甘甜許多。對選出紅薯要洗淨,去皮,切開。接着是將切成塊狀的紅薯放入鍋裏壘好,添入不要漫過鍋內紅薯的清水(蒸紅薯一般洗淨不去皮,將紅薯沿鍋面周圍擺放,只在鍋底添少量水),生火將紅薯煮得透熟。

第三道工序是將煮熟的紅薯用菜刀切成條狀,均勻地平放在簸箕中晾曬,那種曬的軟軟的紅薯幹,最好喫。

這時,我們總是大把大把地裝入衣袋中,成了上學路上和放學回家的念想。

到了過年的時候,再把紅薯幹拿出來,放在油鍋裏炸,此時的紅薯幹又香又脆,又是另一種味道。

現在物產豐盈了,紅薯幹也慢慢被遺忘。記憶中的小時候,媽媽會曬很多的紅薯幹,因爲那是我們的零食。現在喫的人少了,媽媽也還會象徵性的曬一點。咀嚼着紅薯幹,總有着揮之不去的鄉思和鄉情。

來源:掌上嶽西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