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通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僞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良禽擇木而棲,樹倒猴孫散,大部分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這是一種非常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古代,朝廷上得勢的人自然身邊會有很多的支持者,而失勢的人則往往在禍不單行的時候孤立無援。爲官者爲了權勢利益你爭我鬥,官場如無硝煙的戰場一樣殘酷,甚至更加黑暗,這是男人之間的鬥爭。而皇帝的後宮中其實也無時無刻不在“着火”,只不過是看不見硝煙罷了。得寵的妃子會得到皇帝的各種寵幸,而失寵妃子歸宿常常就是冷宮。

皇帝是一國之君,日理萬機,每天都要處理天下大事,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事項足以讓每個皇上都忙得不可開交。也正是因爲這樣,他們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心思和時間來管理後宮這一大幫女人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所以,後宮的一切事物管理權就落在了“宮委會大媽”也就是皇后的身上。皇后不僅母儀天下,而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後宮嬪妃們的命運,爲了自己的前途,這些妃子們一方面想法設法討皇上歡心,另一方面也絞盡心思和皇后處好關係。

對於這些後宮嬪妃來說,討得皇上歡心有利於他們飛黃騰達,也許一不小心他們的皇子有朝一日就能成爲一國之君的接班人了。同樣,深得皇上的歡心也能帶給這些嬪妃孃家人不少的好處和便利。而搞好和皇后的關係,則是爲自己開闢後路,深宮複雜,常在河邊走誰都不能確保自己能一直都一塵不染,能在自己的宮院住着被伺候,誰都不想淪落到被打入冷宮的悲慘下場。

說起冷宮,這可不同於牢房,打入冷宮也不等同於被髮配到哪個地方,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地方都是非常偏僻而且荒無人煙。皇帝一句話或者皇后隨便一推,一旦後宮佳麗踏進了冷宮一步,往往就意味着他們的一生也就這樣要結束了。除非這些妃嬪們有強大的後臺或心機,但歷史上畢竟類似嫺妃翻身做主人的例子實在是少之又少。落入冷宮的嬪妃們在太監眼裏卻是非常受歡迎,他們爭先恐後要去伺候這些失勢的主子。

按理說,失寵的妃子身上也沒有什麼好處可以撈,這個時候應該人人都避而遠之,生怕被牽連。可是,爲何下人們這些時候卻表現得這麼積極,難道是人性本善?否也,這些太監們其實也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平時跟在主子身邊,唯唯諾諾,生怕主子打個噴嚏都能讓自己挨幾十個大板子,整天都過得心驚膽戰的。而這個時候,有這個機會進入冷宮,對他們來說,就是翻身的大好機會了。

一方面,到了冷宮自己受的苦和委屈就大大減少了。妃子們得勢的時候喜歡動不動使喚下人,常常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傲嬌樣子,這讓下人們日子十分難過。反之,失勢的時候,這些妃嬪們的性格就出現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甚至是與之前的態度截然不同。畢竟,伺候他們的人只有這麼幾個下人,如果對他們不好,一旦反抗,嬪妃們也是沒辦法,到時候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受苦受累的還是自己。

另一方面,也是出於能讓自己過上好一點的日子,這些妃子們還會時不時對下人們“行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打入冷宮,身邊的銀兩和首飾隨便也都是比太監多的。少喫苦,而且還有好處拿,這樣的好事攤在誰身上誰都願意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