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境內五河匯聚

江河如帶,地理條件優越

土壤肥沃,水質純淨

爲新津的動植物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到了豐收的季節,新津人便從自家菜園子裏採摘出最新鮮的蔬菜,他們種植的蔬菜,光鮮嬌嫩,健康可口,帶着一股股清香,令人愛不釋手。而新津縣的蔬菜中,數韭黃最爲出衆,並榮獲了“國家級地理標誌”的稱號。

新津韭黃

歷史悠久

韭黃,歷史悠久,據《禮記》記載:“韭曰豐,本言美在跟也。”又據新津縣誌清道光版蔬菜之首記載:“韭,一名草鍾乳,是一種久生的蔬菜。”

新津韭黃,早已聞名全世,南宋愛國詩人曾數次來新津品嚐韭黃,曾留有詩句:“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意思就是說呢,新津栽培的韭黃無論色澤還是長度,都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由此可見,新津的韭黃自古就已經很有名了。

陸游愛喫白菜、韭黃、茭白,用今天的話來講,他就是個典型的素食主義者,他在四川爲官多年,就連巢菜(其實就是苕尖)都喫過。在他的眼裏,新津是一個像江南一樣的好地方。

新津韭黃

生長產地

新津縣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按照古時“幹蔥溼韭”的說法,新津的氣候是非常適合韭黃生長的。而新津縣內,又以興義鎮的韭黃最爲出衆。

新津韭黃

食法養生

新津韭黃除陸游詩中所說的鵝黃三尺有餘外,將韭黃和豬肉絲炒成川菜韭黃肉絲,其味鮮美異常,如果將韭黃與碎肉做成餃子或包子的心子,其香味,可令人流涎。

燒湯時,加以韭黃在湯中,韭黃便浮在湯麪不沉,這可是其它韭黃沒有的,畢竟新津韭黃的盛譽,早在南宋時就已經廣爲流傳了。再加以醋,菜湯色香味俱增,並能起解醉作用。故新津韭黃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佳餚。

韭黃雖然算不上什麼稀罕物,卻渾身是寶,蘿蔔素含量非常高,連胡蘿蔔也不一定比得上,在中醫上,韭黃具有驅寒散瘀,增強體力作用,並能增進食慾,還能續筋骨。要是多喫的話,能溫中、行氣、散瘀、解毒,對身體也是非常好的哦。

當我們走在新津如詩如畫的綠道上,遠處,川西林盤錯落有致,近處,一畦畦韭菜生機盎然,河水靜靜流淌,微風和煦,陽光拂照。

唐代詩聖杜甫一句

“一行白鷺上青天”卓絕千古,

白鷺成羣飛翔的畫面,栩栩如生。

那優雅靈動的倩影

如今在新津便可輕易看見

初冬景色

初冬的季節,銀杏已黃,訴說着唯美浪漫的詩意,一座城市,一片秋林,一行白鷺,一個仲夏夜未完成的夢,在五河匯聚的新津,形成了一副多姿的水彩畫。

當新津被銀杏的顏色渲染,白鷺又從遠方飛了回來,在岷江岸邊的白鶴灘一帶大量聚集,它們棲息在蘆葦叢、湖面上,覓食、嬉戲,悠然漫步,舞姿翩翩,爲這裏優美的生態環境增添了別樣色彩。而“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唯美畫面,也從此不僅僅出現在詩裏。

白鶴灘溼地公園

白鶴灘位於成都新津楊柳河與岷江交匯處。這裏常年水流沖積,形成了大面積原生沙洲、卵石灘及草甸交錯的溼地景觀。新津水域發達,楊柳河與岷江交匯處更是水綠山青,常年都有大量的美麗白鷺,成羣結隊地在江灘沙洲上自由覓食、悠然嬉戲。由於白鷺被新津人稱爲“白鶴”,故此處得雅號“白鶴灘”。

▲ 溼地公園建設前的白鶴灘

新津白鶴灘屬於典型的河流沙洲複合體溼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豐富的溼地資源,是最適合白鷺生存繁衍的環境。

隨着新津白鶴灘生態環境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已有越來越多的鳥類將這裏作爲風水寶地,在這裏棲息生存。目前在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內,已記錄到鳥類93種,植物462種,魚類70種。其中,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種,即鳳頭蜂鷹和普通鵟(kuang);

◆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即小鸊(pi)鷉(ti)和黑水雞。

▲ 鳳頭蜂鷹

▲ 普通鵟

▲ 小鸊鷉

▲ 黑水雞

新津,金黃色的樹葉在飄落

一畦畦韭菜生機盎然

白鷺,在冬日的水岸邊低飛

婀娜多姿,水波漾漾,隨意一框

都是一幅如詩的風景

圖文來源於新津旅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