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珠清汤猪头肉,工艺精湛,口味醇厚独特,具有养生保健功用,肉质滑脆爽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脆不夹生,熟不粘连,色泽鲜亮;刀工独特,切片薄如蝉翼。是长子县数百家制作猪头肉者中唯一采用传统工艺土法制作,历史最悠久的百年老店。

焦家祖籍是长子县北街人。创始人为清末年间的焦河洲。焦河洲是一个勤快人,20岁出头的的他去长子县西街“德祥饭店”学徒,起早贪黑,调煤捣炭,剥葱捣蒜,除灰担水,杀猪开膛,脏活、累活抢着干。三年之后,掌柜师傅见焦河洲勤劳好学,忠诚可靠,于是收他为关门弟子,教他学卤猪头肉的本事。从那以后,焦河洲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在师傅的熏陶下,成了制作猪头肉的好手。“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华,民不聊生,德祥饭店被迫关门歇业,焦河洲师傅也只好回家务农。为了养家糊口,焦河洲师傅在农闲时也小打小闹在家做起了卤猪头肉的生意。焦小珠随父亲焦河洲在长子城内街头巷尾,串乡赶庙会售卖猪头肉。

20世纪60年代,焦小珠在多年的煮肉过程中发现卤肉时,置放伏酱等调料等,煮出猪头色不艳,药料包提前放,口感味道浓重过腻。于是,他在煮猪头肉时,尝试着不放任何调料和药料,用同样的操作流程清水白煮,煮出的效果果然很好:猪头肉红白分明色泽鲜艳,味醇厚独特,加之独特飞片刀工。这一新式猪头肉顿时在长子县城里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长子县【焦小珠猪头肉馆】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焦保贝与第四代传承人焦超在展示猪头肉片切技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焦小珠改良后,焦小珠带领儿子焦保贝、焦保山在长子县城关北街长子工会旁边开起了长子县唯一一家专营猪头肉,甩饼的门面。在全家人的苦心经营下,焦小珠猪头肉在长子县已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当地的特色主菜。同时推出了猪头肉卷饼的长子特色小吃,深得长治地区人们青睐。焦小珠猪头肉制作工艺不算太复杂,但要真正掌握好,甚至做到出类拔萃,独具特色,也绝非易事。20世纪80年代末焦小珠之子焦保贝为满足当时市场需求,也为使这门独特技艺得以传承延续,在长子县东大街长子一中东侧开了三间门面的猪头肉专营店。几十年风风雨雨,随着长子县的不断发展,焦保贝的猪头肉店秉承祖辈们勤勤恳恳,乐于敬业的精神,谨遵祖训,在传承祖传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营养需求对制作技艺不断创新,刻苦钻研,开发出以猪头肉为主打产品,以猪的不同部位,不同营养价值,分为各类系列产品。享有“品上党名吃、传焦家绝技”的美誉。

【长子焦小珠猪头肉】于2004年5月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定为【上党名吃】

2007年9月,【焦小珠猪头肉】传承人焦保贝师傅制作的“猪头肉”在长子县一会一节“猪头肉大赛”上,荣获”特等奖”第一名。

如今的焦小珠猪头肉已拥有近百年的制作历史,长子一中东侧的焦小珠猪头肉铺也已成为长子县唯一的传统老店。焦小珠猪头肉、卷饼、猪肠饸饹已经成为从长子县走出去的长子人对故乡的美好怀念,同时他们也将这一长子特色带出长治,带出山西,将长子的特色产品传播出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宾客来长子县品尝【焦小珠猪头肉】,焦小珠猪头肉真正成为了名不虚传的地方美味。

随着长子县的飞速发展,焦保贝及儿子焦超将本着把市场需求作为产品生产的第一要素,做好长子特产这张靓丽的名片,使得焦小珠清汤猪头肉的独特制作工艺得以更好的传承,并发扬广大。

图为长子县【焦小珠猪头肉】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焦超。

【上党名吃】——焦小珠猪头肉

特点:工艺精湛、口感醇香、滑脆爽口、色泽鲜亮、风味独特。

为长子县所制作猪头肉经营户中唯一采用传统制作技艺制作的百年老店。

烙制好的甩饼

将片切好的猪头肉置放于饼上

甩饼卷猪头肉

长子焦小珠猪头肉馆别具一格的吃法【甩饼卷猪头肉】,饼鲜肉香。

再来碗蛋花汤

也可以将甩饼用刀切成小块

放上一小片猪头肉

客官如有食欲,不妨到长子县一中楼下【焦小珠猪头肉馆】品尝。

【焦小珠猪头肉】制作技艺—出锅

【焦小珠猪头肉】制作技艺—”破头”

【焦小珠猪头肉】—猪肠

【焦小珠猪头肉】—猪肚

【焦小珠猪头肉】—猪耳朵

【焦小珠猪头肉】—猪肝

【焦小珠猪头肉】—猪口条

【焦小珠猪头肉】—猪脸

【焦小珠猪头肉】—猪蹄

咱长子猪头肉果然名不虚传

焦小珠猪头肉更是其中的名店

猪头肉片的薄如蝉翼

或凉拌

或夹入甩饼中

都是人间美味

最后再来一碗蛋花汤

享受享受

赶紧回家安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