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龍崗文體旅遊通

你答對了嗎?

作爲深圳最大客家聚居區

龍崗擁有老屋、祠堂宗祠、世居等

豐富的客家歷史建築

歷史建築

作爲城市歷史的“活化石”

具有一定保護價值

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

隨着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

未來在龍崗

如何輕易觸摸到

漸行漸遠的歷史讀本?

龍崗的“巧手匠人”正在行動!

爲把鄉愁留在現代都市中

龍崗區積極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徑

通過保留歷史村落原有客家建築特色

以“微改造”的方式

提取其文化、風貌、生活基因

並進行創新式的繼承

簡而言之

就是將其打造爲

歷史文化街區

▼▼▼

微改造+傳承歷史文化

龍崗街道老墟鎮片區“三街六巷” 屬傳統歷史街區,部分建築屬歸國華僑及香港同胞興建,整體空間格局保存完整。

說到龍崗老墟鎮片區

榕樹頭絕對是其中一大地標

相信一代又一代的龍崗人

都在樹下走過、坐過、嬉戲過……

在城市更新中

如何保持老街榕樹頭現貌?

爲了延續歷史文化脈絡

龍崗區規劃保留“榕樹頭”及“上下街”

周邊較具保留價值的歷史符號

規劃提出“老墟新城”的概念

通過城市更新—

►圍繞“龍塘世居”核心保護建築,以現狀保留爲主;

►適當拆除臨建違建,將老街原有的雜亂肌理清理出清晰的街巷空間;

►活化老舊建築立面,激活老街功能活力。

具體怎麼操作看這裏

➤項目以龍塘世居、怪樓、榕樹頭廣場三組地標作爲生活、藝術、文化的象徵,分佈在街區的外沿,通過視線通廊和步行通廊的引導,形成空間上的呼應;

➤對現狀老舊建築中結構質量較好、體量較大、外觀陳舊、功能單一的進行立面改造,並置入多元功能;

➤保留原來的建築的空間尺寸和傳統元素,通過不同的業態的融合搭配,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商業氛圍感受,形成一條聚集人氣的歷史傳統文化小街。

在公共空間方面

➤重塑榕樹頭廣場,以榕樹頭爲核心,延伸龍塘世居內部廣場,打造戲臺廣場以及集市;

➤清理上街一號周邊危房,圍繞怪樓進行廣場佈置景觀,創造水主題的怪樓廣場;

➤沿後尾瀝佈置花園前院,通過清拆構築物騰出空間打造水田式的都市農業;

➤將小型口袋公園及庭院散落在老墟各處,爲整體公共空間系統增添活力。

微改造+城區功能

平湖大圍是深圳並存最早的民居聚落之一,始建於宋朝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的老屋村。

如今的大圍古村

現在以居住和閒置爲主

閒置率接近四分之一

由於缺乏管理和保護

古村的建築、風貌和環境

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城市更新

作爲城市歷史地段保護的重要抓手

將在挖掘舊村歷史和文脈基因的基礎上

爲片區注入新的元素,煥活城區功能

在展現城市文物文化價值的同時

賦予其適應當代社會背景的新的價值

讓古村煥發生機

在總體規劃結構及佈局中

將平湖大圍作爲空間結構的核心,以集中的教育設施作爲北部的空間邊界,並佈置少量辦公,形成活力的商業界面。

使地塊成爲規劃片區的文化教育區,使原大圍古村成爲一個集聚人氣活力的中心。

爲了實現片區功能煥活和功能更新

➤進行歷史保護,充分發揮文化展示功能;

➤改善場地環境,承載日常活動;

➤加入配套設施,便於市民生活;

➤植入銷售娛樂,成爲休閒新目的地;

➤摻雜LOFT辦公,真正做到功能混合。

爲了再現平湖當年的繁榮

結合項目現狀劃定了

❶風情商業區、❷ 歷史漫遊街區、❸ 歷史文化展示區

三個保護區

三個分區求同存異

共同承載大圍文化休閒區的功能和生活

歷史文化展示軸將串聯三個分區

用影像保育、場景再現、雕塑浮雕

等豐富的呈現方式再現歷史繁榮情景

讓你充分感受到平湖及深圳的歷史文化脈絡

未來的老墟鎮和大圍古村

會蝶變成什麼樣?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林紫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