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在昨晚的足協盃決賽第二回合比賽中所顯現的那樣,蘇寧與恒大的差距不是在外援、不是在教練,而首先是在本土球員上。於是,假設步入2017年,但凡中超聯賽或其他賽事中,一旦本土裁判再次成爲“主角”、引發爭議,則其他非恒大俱樂部提出聘請“洋裁判”時,中國足協是照辦還是不辦。

當黃博文以一記自稱是“蒙”來的“世界波”在南京奧體中心打破江蘇蘇寧隊的球門、將場上比分追成2比2時,或許就已註定廣州恒大隊該捧起足協盃賽冠軍獎盃了。雖然裁判隨後的吹罰成爲外界爭議的焦點,但這種爭議於事無補,恒大隊最終還是在一個賽季裏奪取了“三冠王”,也創下了隊史上的另一個紀錄。而對蘇寧而言,依然未能改寫這項賽事的歷史,即無球隊能夠蟬聯冠軍。但作爲“三連亞”,蘇寧真的甘心充當廣州恒大的“背景帝”?

馬德興專欄:三“亞”,蘇寧甘當背景帝?

蘇寧的滿意與不滿意

或許從集團的角度來說,蘇寧應該感到滿足了,畢竟今年是接受球隊與俱樂部的第一年,能夠拿到聯賽和杯賽兩項賽事的亞軍,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再加上賽季之初的超級盃賽亞軍,可以給球迷一個交代了。儘管足協盃賽上未能蟬聯冠軍,但是,畢竟在與恒大隊的兩個回合交鋒中,沒有輸球,僅僅只是因爲客場進球數少而未能奪冠。對韓國主帥崔龍洙而言,這或許僅僅只是一個“宿命”而已,就像當年他執教首爾FC隊時在亞冠聯賽決賽中對陣恒大隊時一樣。

馬德興專欄:三“亞”,蘇寧甘當背景帝?

說蘇寧可以滿意,至少在接手球隊之後,引進的像特謝拉、馬丁內斯、包括拉米雷斯這樣的外援也可以在整個中超聯賽中“排得上號”的,特別是像馬丁內斯在昨晚比賽中的兩粒入球,更證明其價值所在,如果不是因爲中途才加盟,或許今年可以和高拉特去一拼最佳射手稱號。更重要的是,他的到來也讓特謝拉更有了用武之地。而在教練問題上,崔龍洙雖然算不上世界級名帥,但至少也能夠及時扭轉整個球隊的形勢,所謂“最適用的纔是最好的”,至少目前崔龍洙適合蘇寧隊。

從俱樂部的運轉上來說,正常情況下第一年算是過渡之年,但俱樂部運轉還算正常。更爲重要的是,今年蘇寧隊的主場場均上座率超過38000人、接近39000人,較上一賽季提升了差不多45%。也就是說,至少在球隊的人氣上,蘇寧隊因爲肯花錢,達到了預想的效果。特別是,“對抗恒大”的主題下,賽季初衆多被看到的對象都先後倒下了,只有蘇寧戰鬥到了最後。因此,蘇寧似乎沒有不滿意的理由。

但是,在三項最高水平的賽事中,三次充當恒大的“背景帝”,俱樂部上下真的就滿足於此了?至少從主教練崔龍洙的角度來說,恐怕有千萬個理由不甘心。從整個中超聯賽的角度,誰都希望掀翻恒大,可蘇寧畢竟未能做到這一點,很顯然,這一使命尚未完成。

差距還是在本土球員

馬德興專欄:三“亞”,蘇寧甘當背景帝?

對蘇寧而言,雖然“三連亞”的成績可以有所交代,但一個不爭的現實是:想照搬“恒大模式”來擊敗恒大,幾乎沒有可能。就像在昨晚的足協盃決賽第二回合比賽中所顯現的那樣,蘇寧與恒大的差距不是在外援、不是在教練,而首先是在本土球員上。這不是說蘇寧隊中的本土球員不努力、不拼,而是說蘇寧隊內的本土球員在個人能力、技戰術水平方面,相比廣州恒大隊內的本土球員依然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可以說是“先天不足”。

不止是蘇寧隊,過去這幾年來,中超其他球隊也一直希望能夠和恒大隊“扳扳手腕”,引進了大牌外援甚至是大牌外教,但無一隊成功,原因就是在本土球員方面。如今,由於各隊都希望能夠搶到優質本土球員,導致身價虛高,如果蘇寧再像本賽季初那樣去挖所謂的內援,即便是花了天價也難以引進滿意的本土球員。這就只能寄希望於教練在挖掘本土年輕球員方面多下功夫。

止於恒大,始於恒大。明年,蘇寧隊將在超級盃賽中再次與恒大一決高下。隨後還將繼續面臨着雙線作戰,以球隊目前的板凳深度,顯然很難像本賽季下半年那樣應對自如。這其實才是對蘇寧真正考驗的開始,是繼續充當“背景帝”?還是超越恒大?抑或連當“背景帝”的資格都沒有了?一切都有待來年回答。

裁判管理始終是焦點

馬德興專欄:三“亞”,蘇寧甘當背景帝?

至此,文章其實已經可以收尾了,但忍不住,還是想對裁判問題多嘮叨幾句。兩回合足協盃決賽充滿了爭議,爭議的焦點又都圍繞着裁判展開。最近兩年來,中國足球裁判的管理始終是個大問題,而根本在於管理。目前,中國足球的現實是:球員呈現青黃不接,教練斷層更是問題疊現,而與此相呼應的是裁判水平不高!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中國足球的各種人才全面匱乏!爲什麼?只要看一下現在業務部門不搞業務、專注於“政治”、專注於“人事”就可窺一斑。

圍繞着裁判問題,只要看一下現在管理裁判的都是些什麼人,就可以想象中國足球裁判員會是一幫什麼業務能力的裁判!至於在國際賽場上丟人現眼、在亞足聯那裏都不得不放棄“精英裁判”的席位等事宜,因爲很少有人關注,也就無人提及了,反正只要可以在國內“耀武揚威”、足夠“耍威風”即可!

而且,本身讓人費解的是,一方面,中國足協口口聲聲“堅決維護中國本土裁判的聲譽”;一方面又口口聲聲表示,將堅持“公平公正”、不會有任何傾向於恒大的做法。但另一方面,當恒大提出要求聘請“洋裁判”時,中國足協堅決不怕“打臉”、更不怕“閃”自己的耳光,立馬從新加坡請來裁判執法足協盃第二回合比賽。如果請來的“洋裁判”爭口氣、沒有成爲比賽的主角,外界倒也還不會多說什麼。可結果偏偏一不留神又成爲了昨晚比賽的“主角”!

於是,假設步入2017年,但凡中超聯賽或其他賽事中,一旦本土裁判再次成爲“主角”、引發爭議,則其他非恒大俱樂部提出聘請“洋裁判”時,中國足協是照辦還是不辦?如果不辦,則此次足協盃第二回合聘請外籍裁判一事又將成爲“把柄”:中國足協不是偏袒恒大又是什麼?恒大“放個屁”,在中國足協那裏都是香的!所以,核心不在於中國足協說了什麼,而在於做了什麼!

從這一層意義上說,中國足協在裁判問題上做事必須慎之又慎,不要給外界留下“口舌”。其實,又何止裁判問題呢?

來源:德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