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江疏影還是李一桐,他們這種機制下出來的演員,資源都是有期限的,跟那個捧了14年都捧不紅的景姓女星完全不是一個性質。在新舊更替的某個時間段,劇組,經紀公司,獨立經紀人都會相中一個或者幾個有苗頭預感會大紅的演員,這個演員就變成劇組刷臉頻率最高的演員,他的資源就一夜之間多了起來,如果這個演員有一部戲紅了,那麼她拍過的戲,也就非常好賣,大家就賺了。

前段時間寫了篇文,講李一桐的逆天資源,最近李一桐的電視劇集中開播,這個身份來歷像謎一樣的女演員,到底哪來的能耐可以和羅晉,李現,於正,陳建斌,陸毅一衆大咖合作?

按照網友傳統思路就是有人捧,有金主!真相未必如此,娛樂圈一直有一套捧人機制,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捧人機制。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時光倒轉2011年,楊冪開始大紅那年,《宮鎖心玉》播完,她的電視劇井噴式開播,短短6個月,公映1部電影,4部電視劇《命運交響曲》、《北京愛情故事》、《如意》、《京城四少》,這麼多戲,都是在她沒有大紅之前拍的,爲什麼會有這麼多資源找上門?這就是娛樂圈的捧人機制。

在新舊更替的某個時間段,劇組,經紀公司,獨立經紀人都會相中一個或者幾個有苗頭預感會大紅的演員,這個演員就變成劇組刷臉頻率最高的演員,他的資源就一夜之間多了起來,如果這個演員有一部戲紅了,那麼她拍過的戲,也就非常好賣,大家就賺了。

這跟做生意一樣,比如前幾年流行排骨米飯,有的人看到苗頭,就開了很多連鎖店,賺了一大票錢,這就是賭對了。還有前幾年北方的冒菜,雨後春筍一樣起來,但是他市場不好,又迅速消失了,這就是賭輸了。劇組,經紀人捧演員,也是這個道理,覺得你有潛力,給你資源,如果紅了,大家賺,如果沒紅,也就沒有後續了。

這種演員要有三個要求,第一,有一部小範圍內口碑不錯的電視劇;第二,演技紮實;第三,價格便宜。

你們會說楊冪也叫演技紮實?我說的是2011年前的楊冪,那時候的楊冪不是現在的楊冪。

大家再仔細回想一下鄧倫、李現都是這種機制下出來的,《香蜜》出來之前,鄧倫就好幾部男一號,當時飯圈幾乎查無此倫,李現同樣幾部男一、男二在手。

李一桐也是這種機制的歷經者。她之前演過黃蓉,這個就是她的敲門磚,她現在就屬於貸款消費,劇組買一個預期,如果這一波劇砸下去,她紅了,會走上人生巔峯,如果她糊了,也就沒有人再給她試錯的機會了。

江疏影同樣也是這種,江疏影只能說靠《好先生》小火了一把,很顯然,她也糊了。無論江疏影還是李一桐,他們這種機制下出來的演員,資源都是有期限的,跟那個捧了14年都捧不紅的景姓女星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當然,資本是逐利的,捧人不看具體對象,只看利益和市場。像現在大紅大紫的肖戰也只是工具人而已。試水的機會給到他,他抓住了並且一蹴成名了,他的變現能力也由此得到印證,資本也願意繼續給他資源。

資本也不是不捧其他人,肯定是多方面佈局、試水,但不是資本想捧誰誰就能火。畢竟人心難測、衆口難調。小火靠捧,大火真的有點玄學的意思。娛樂圈太多人糊得無聲無息,不代表這些人沒人在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