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身家650亿,公开怼腾讯,如今他从自己的公司离职了?

点击看电商原创好文章

从和马化腾隔空互怼到头腾大战,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

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几年前不会有人想到今日头条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甚至到了可以对垒腾讯的地步。

11月17日,陈林出任今日头条CEO,难道身为创始人的张一鸣离职卸任了?

头条系的崛起

2005年,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毕业的张一鸣一头扎进了互联网行业。

在职业生涯的前几年,张一鸣先后担任了酷讯技术委员会主席、九九房创始人兼CEO等职位。

2012年3月,辞去九九房CEO职务后,张一鸣创办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创建了今日头条。

2012年8月,今日头条正式发布,上线仅90天就获得了1000万用户。

今日头条之所以能够迅速风靡移动互联网,关键在于其新颖的智能分发形式。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不只是方便了人们查询各种资料,也同样给人们带来了困扰。

纷繁复杂、毫无规律的信息混在一起,让人们开始无所适从。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如何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成为了无数网民的困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日头条利用算法学习进行个性化推荐,解决了困扰用户多年的难题,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

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没有一名编辑,也从未生产内容,靠着个性化的内容分发逐渐成长为互联网新巨头。

头腾大战

除了今日头条,张一鸣旗下还有着另一款明星产品——抖音。

作为如今短视频领域的霸主,抖音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今日头条。

2018年5月8日,为了庆祝抖音登上苹果应用商店一季度下载量的龙头宝座,张一鸣发了一条朋友圈。

然而,正是这条朋友圈让马化腾和张一鸣开始了隔空互怼。

随后一场关于“封杀”的争论让事件升级,从起初的口水战发展成了“头腾大战”。

2018年6月1日,腾讯发布公告,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今日头条、抖音的运营公司告上法庭。

6月1日晚间,字节跳动官方回应已经对腾讯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诉讼。

继多年前3Q大战之后,今日头条成为了又一家敢于和巨头腾讯叫板的互联网公司。

透过这场较量,也让许多看客意识到了头条如今的实力。

张一鸣敢于和腾讯正面对垒,毫无疑问是出于对自家产品的自信。

在短视频火爆之后,腾讯曾推出短视频产品——腾讯微视。

然而,作为社交巨头的腾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却没能如想象中顺利,并未对抖音构成实质性威胁。

2家公司对垒法庭之后,这场互联网大战算是暂时落幕了,但双方的竞争却没有丝毫缓和。

从今日头条到字节跳动

官方数据显示,今日头条平台上粉丝数百万以上的账号超过800个,粉丝数50万以上的账号炒锅2400个,还有1.5万个粉丝数十万以上的账号。

除了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旗下还有抖音、西瓜视频、悟空问答等明星产品。

这些产品共同组成了字节跳动的互联网版图,在许多媒体看来这也是张一鸣卸任今日头条CEO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根据头条人员的回应,张一鸣在公司的职位并没有变化。

在今日头条,他的身份始终是创始人,在母公司字节跳动他的身份则是创始人兼CEO。

之所以引起误会,大概是因为此前的今日头条由张一鸣一手抓并不需要CEO,突如其来的变动引发了外界猜测。

今年4月,张一鸣开始以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出席活动,公司对外的品牌名称也由今日头条改为字节跳动。

对张一鸣而言,在多个领域布局之后,公司开始由单兵作战转型集团化运营,他本人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字节跳动的战略布局上,自然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对头条的业务亲力亲为。

除了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在流量变现方面也有着多方位的布局。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有了流量之后就需要寻求流量变现的途径。

为此,今日头条在金融、电商、教育等领域都有所尝试。

这些尝试扩充了公司业务,对于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日头条迎来CEO或许正源于张一鸣需要应对新挑战。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曾经的BAT让人们对于互联网感到绝望,认为在巨头的笼罩下,中国互联网很难再出现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

然而,头条系的崛起无疑是对这种说法的有力反驳。

今天的头条是互联网新巨头,张一鸣也由此成为互联网新贵。

不过,光环之下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成功者背后的心酸。

张一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创办今日头条的想法在其还是酷讯程序员时就萌发了。

当时的张一鸣为了回家需要抢二手火车票,实时地手动查询余票信息让他感到麻烦,于是就动手写了一个程序自动查询,有票了就通过短信通知自己。

如果互联网所有的信息都能像这样按照需求主动推荐,不是可以为用户节省很多时间吗?

这次经历让张一鸣意识到了信息分发的重要性,几年后催生出了今日头条。

在成功的路上没有谁是轻松的。

如果没有做程序员的那几年,张一鸣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内容分发的商机。

如果没有困境中的苦苦坚持,今天的社交巨头腾讯可能在多年前就以60万的价格被出售了。

如果没有创业失败三次、深夜痛哭之后,马云继续尝试的第四次,那么今天的阿里巴巴和双十一或许都将不复存在。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荣耀的背后是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单纯羡慕他人的成功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成功背后的故事。

学习成功的人如何在困境中咬牙坚持,如何在逆境中沉着应对,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更有意义。

作者:魏无忌

编辑:绮罗生

声明:本文属于电商观察网(ID:guancha5)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未经授权私自转载一定举报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