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中國,歷史上的乳母這一職業到底出現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立了乳保教育制度,根據《禮記·內則》記載,太子、世子出生後不久,爲其配置“三母”即子師、慈母、保母由她們共同負責太子和世子德行的培養,以及日常起居的料理。除“三母”外,還專門設置乳母,以乳汁哺育幼小的皇室子弟。

因爲乳母的特殊性,她們的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會對幼小的太子和世子產生極爲重要的影響,所以對乳母的選擇也非常慎重,在野史中一般將乳母的出身描繪成民間貧苦人家,但其實上這些乳母的出身要比普通百姓高得多,一般都是在士大夫的小妾或者哺乳期的妻子中挑選,而且對於身體素質,道德水平以及知識都有很高的要求。

成功入選的乳母也不是一勞永逸,她們不僅擔負着哺乳皇室子弟的任務,有的時候還得接受一個特殊的要求,在那個封建的時代,人們尤其是貴族皇胄們,相信常喝人乳不僅可以保持容顏不老,甚至還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一些對養生癡迷的達官顯貴,或者爲了永葆青春來爭寵的後宮妃嬪,每天都把人乳當成水喝。

據《宛署雜記》記載:“清宮規定,每個季節,精選奶口40人,在內廷之中,闢專室養護,稱爲坐秀奶口。再選80人,著籍於宮中,由內府專門供應飲食,稱爲點卯奶口,意在坐秀奶口有意外時補缺。每季,更換一批……”禍國殃民的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夠容顏不老,就是常年飲用人奶的緣故。可憐這些出身不高的乳母,放着自己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不能餵養,卻要用自己的乳汁,去供這些達官顯貴享用。

然而,奶媽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一旦走進皇宮,不僅能夠能光宗耀祖,還有着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如果奶媽所哺的皇子皇孫登基即位,那麼這個奶媽更是會平步青雲身百倍,還會受爵冊封。例如東漢時安帝封奶媽王聖爲“野王君”;順帝封奶媽宋氏爲“山陽君”;靈帝封奶媽趙嬈爲“平氏君”;雖然這些人的成功只是極少數,但是這一職業卻因此而流傳千年,長盛不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