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上市P2P平臺小贏科技發佈了三季報。相比二季度數據,規模萎縮、利潤下滑,再次印證行業爆雷潮對平臺的“暴擊”效應,頭部平臺也不能倖免。

  2018Q3,小贏科技實現淨利潤1.98億元,環比二季度下降34.25%,主要原因在於貸款發放規模的萎縮。

  2018Q3,小贏科技貸款撮合量75.6億元,環比下降32.4%,受此影響,Q3實現營業收入8.29億元,環比下降2.31億元。業務規模在萎縮,而支出則是相對剛性的,加速了盈利能力的下滑。2018年Q3,小贏科技營業支出5.55億元,環比僅下降0.41億元。

  從行業環境看,3季度消費金融行業整體仍處於風口期,貸款撮合規模的下降,並非是需求不足,只能是供給側的原因,即小贏科技的放貸能力下降,背後的原因是資金端的匱乏。

  三季報顯示,平臺Q3活躍出借人共有12.18萬人,環比下降22.4%。從招股說明書數據看,2018年上半年,個人出借人貢獻了平臺84.2%的資金。活躍出借人的顯著下降,資金量大幅受限,結果自然是放貸能力的下降。

  對企業而言,規模是幾乎一切財務指標的發動機,規模的萎縮,不僅僅影響營收和利潤,還會影響不良率。

  截至2018年9月末,小贏科技31-90 天的逾期率3.51%,91–180天逾期率3.36%;截止2018年6月末,這兩個數字分別爲1.98%和3.26%。31-90天的逾期率明顯上升,表明平臺資產質量在7-9月經歷了快速惡化。

  其實,逾期率的上升屬於網貸行業在3季度面臨的普遍問題:一是受行業爆雷因素影響,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用環境惡化;二是在出借人紛紛抽回資金的壓力下,平臺普遍放緩了放貸節奏,貸款餘額下降,逾期率的分母變小,導致逾期率指標惡化。

  從平臺代收餘額看,小贏科技旗下小贏網金屬於P2P行業內排名前10的平臺,小贏科技Q3經營狀況的惡化只是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對於絕大多數中小平臺而言,情況可能更糟一些。

  P2P行業正在經歷至暗時刻,希望早日看到曙光的到來。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來源:洪言微語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