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山東中農聯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農聯合”)在新三板掛牌,實現了由傳統農資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綜合實力更強。今年5月份,在第五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中農聯合以11.22億元的銷售額登上“2018中國農藥銷售百強企業”榜單,位列第44名。

11月18日,中農聯合舉行了第十二屆核心客戶戰略研討會,主題爲“變革迎趨勢,聯合贏未來”。會議上,中農聯合分享了其發展歷程及工作佈局,並對優秀合作伙伴進行獎勵,國內外300餘名行業代表共同見證。

以變應變,從“製造”走向“智造”

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數量衆多,市場集中度較低,生產工藝與國際創制農藥巨頭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國內種植結構多樣,病蟲草害複雜,以及登記政策的變化等,導致農藥產品的開發和審批風險加大。而已經通過審批的品種,隨着科學技術發展以及新問題不斷出現,也可能受到限制或禁用。加之受到環保、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安全生產的影響,農藥企業發展步履維艱。

中農聯合總經理許輝

中農聯合總經理許輝表示,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從“製造”走向“智造”。通過新劑型和新復配製劑的研發、老產品新用途和新工藝的開發、新產品的創制等,實現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持續競爭力。“立足國內市場,創建新的經營模式,並積極進入國外市場,努力獲得市場話語權,實現本土化運營與全球化發展並行,是中農聯合的目標。”許輝說道,“這也是順應市場變化的一個主要表現。”副總經理肖昌海則表示:“我們要充分利用原藥資源,發揮企業優勢。”

中農聯合副總經理肖昌海

中農聯合成立二十餘年以來,已經成爲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農化企業。其主要生產吡蟲啉、烯啶蟲胺、噻蟲啉等多種原藥、中間體及百餘個製劑產品,是全球領先的新菸鹼類農藥原藥生產企業。其全資控股山東省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濰坊中農聯合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濰坊化工”)和山東中農聯合作物科學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農作物”)。中農作物公司致力於國內製劑小包裝市場的品牌建設,擁有一支年輕有活力的技術推廣和銷售隊伍。

如果滿足於已有成績,不能提前預判有可能到來的風險,則競爭力難以持續,“智造”企業也無從體現。基於這個原因,中農聯合加大了產品結構調整的力度,同時加快農藥製劑、除草劑項目的建設,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重點開發殺菌劑和殺蟲劑、除草劑領域內的新技術和產品,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

建立全面的產品線,爲發展蓄能

中農作物總經理張存帥總結,今年中農作物公司圓滿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

中農作物總經理張存帥

據介紹,中農聯合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產品線。根據2018年的銷售情況,殺蟲劑獨佔鰲頭;殺菌劑和殺線劑潛力巨大;除草劑和作物解決方案逐漸嶄露頭角。

中農作物推广部部長李榮選表示,公司將繼續推出創制產品,豐富產品線,以技術服務驅動銷售,優化解決方案,提升品牌價值。

中農作物推广部部長李榮選

多產品線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中農聯合擁有研發中心、原藥和製劑生產能力,有能力建立完備的產品線。

殺蟲劑上量產品中菸鹼類產品貢獻率過半,“考慮到新菸鹼類產品對蜜蜂的毒性,噻蟲啉很有可能成爲下一個菸鹼類重磅產品。”中農聯合研發中心生測實驗室主任吳建挺講道。他分析,噻蟲啉對蜜蜂低毒,且較噻蟲嗪和吡蟲啉等有很好的內吸性,既有單劑,又可與其他產品復配,生產潛力巨大。

中農聯合研發中心生測實驗室主任吳建挺

殺菌劑增長迅猛,中農聯合的創制產品卡諾滋,對防治霜黴病效果十分明顯,見效快,持效期長,且不易產生交互抗性。目前,中農聯合已經開發出了卡諾滋系列產品,分別針對黃瓜霜黴病、黃瓜角斑病、馬鈴薯晚疫病、芋頭疫病、水稻紋枯病等,並先後在廣東惠州、雲南文山、海南山竹、遼寧凌源和江蘇泗洪等舉辦分享會與觀摩會,市場反響良好,吸引了一批粉絲。

中農作物除草劑事業部經理孔德鋒

除此之外,中農作物還組建了除草劑事業部,除草劑事業部經理孔德鋒介紹,憑藉中農聯合強大的研發實力、濰坊化工工廠原藥及製劑生產能力、專業的營銷服務團隊,中農聯合將開啓除草劑新篇章。

全覆蓋的推廣體系,擴大區域影響力

擁有好的產品,也要有一支優秀的推廣團隊。中農作物作爲一家植保技術服務公司,正是連接產銷兩端的橋樑。據瞭解,他們根據地理位置設立了不同的區域,結合當地作物和藥效推出不同的產品組合,通過示範推廣、觀摩和訂購會等形式,在當地逐漸積累了口碑。張存帥表示“我們要紮根一線,做好基礎工作。”他認爲,只有讓農民放心,企業纔會增收。

此次會議,來自葡萄牙、西班牙、巴基斯坦的國外專家分享了各自先進的市場銷售推廣經驗。中農聯合將以產品爲基礎,圍繞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建立解決方案,爲客戶創造超值服務。

國外專家分享經驗

優秀獲獎經銷商與企業代表合影

攜手慶祝會議圓滿召開

來源丨南方農村報 晁海娟

編輯丨農財君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