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喝湯的習慣,是時候改了

文 | 高新明院長

圖 | 東方IC圖庫

我們平日喫飯,無論是在家做,還是去餐廳點菜,都會講究幾菜一湯,幾菜不定,一湯是必須的。

在大家的觀念裏,喝湯是好的,尤其秋冬寒冷天,說到滋補,首先想到煲湯。喝湯雖好,但什麼時候喝,卻是個不能忽視的飲食習慣。

根據我的觀察,多數人都喜歡飯後喝湯。這一點,從飯店上菜就看得出來,一般飯店都是最後上湯。如果一開始就上湯,也許還會引來食客不滿:怎麼個意思,飯都沒喫,就讓我們先喝湯嗎?

如果真是這種情況,那我們真是冤枉了飯店。從健康的角度考慮,飯前喝湯,纔是正確的姿勢呢。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喝湯的時間很有講究,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是因爲,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喫飯前先喝幾口湯(或喝一點水),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了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有利於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

最重要的是,飯前喝湯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慾,減少進食量。有研究表明:在餐前喝一碗湯,可以讓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

所以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小訣竅,不知不覺間,達到了節食的目的。

飯後喝湯,腸胃受傷

建議大家,在飯中和飯後不要過多“喝水、喝湯、喝茶,喝飲料”,長期如此,會造成食物在胃中還未消化,就在“湯、水、茶、飲料”衝壓下進入腸道。而腸道只是一種營養吸收系統,消化功能很差,從而導致體內營養吸收不足,從而氣血不足。

另外,飯已經喫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攝入食物超量,造成肥胖;最後喝下的湯,還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長期飯後喝湯多,喝茶多,註定會有甩不脫的胃腸疾病和體質虛弱性疾病。我寫了一首打油詩:“藥錢再多任你花,胃病就是難打發,時效就把醫生誇,無效時把醫生罵,不是醫生技術差,飯後少喝湯水茶。”

要想沒病,趕快改正,這是一種解決胃病的好辦法。

一個傳承千年的補腎烏髮方,央視專題推薦,出自藥王孫思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