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骆峪镇位于周至县城西南。辖骆峪、向阳、复兴、新村、神灵、尚兴、黄家湾、红旗、双合、韩家山、串草坡、碾子坪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骆峪村,距县城15千米。北部为山外沿山丘陵塬坡区,南部为秦峪浅山区。西骆峪河由南向北流过。南环公路支线经此。景点有骆峪水库。铜场沟有古代铜矿遗址。面积91.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1949年前设骆峪乡,1951年仍设骆峪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91.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向阳、神灵寺、尚兴、骆峪、新村、复兴寨、黄家湾、红旗、双合、韩家山、串草坡、碾子坪、茅草坪13个行政村。2002年撤茅草坪村。2011年撤乡设镇。

骆峪地处周至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它曾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第三个儿子骆明的封地,史称"古骆国",古骆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源头。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人才辈出,炎黄子孙所称颂的"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传说就出生在骆峪的禹谷(东骆峪)的汶山石纽下的禹穴。据《陕西文史》载:"骆明是骆国君主,是大禹的祖父,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

傥骆古道是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云南、贵州一带最便捷最宽畅的一条古栈道,从秦朝到清朝初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北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和交通要道。如今,在傥骆古道上还有多处古栈道遗迹。该遗迹被确定为"周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开发价值。

西骆峪水库是周至县次于金盆水库的第二大水库,水库面积达4公里,水库坝面宽度为1公里有余,是周至县境内唯一能开发水上游乐水面最大的水库。骆峪河水流充沛,常年不断,水库常年绿水滢滢,三面环山,碧波荡漾,是理想的天然水上游乐场所,深水区可投放摩托艇或游船,供游客游乐。浅水区可建成标准化游泳池,可供游客水上健身和游泳比赛。水库沿岸可建成多处垂钓台,可供游客安全舒畅的垂钓和赏景。

今天虽然是小雪节气,天气寒冷,但周至县骆峪村农历十月十五古庙正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一派繁荣景象,站在骆峪水库坝面上,繁荣景象尽收眼底。由于此庙会紧靠水库,有山有水,别有一番风趣,难怪前来逛会看戏的观众水泄不通。骆峪村每年农历十月十三至十六为古庙会,十五为正会,参会人员最为高峰。

戏台子底下都是老年人

我的好友

和团长照张相

大葱批发便宜,一块钱一斤

快来买!阿姨不住的吆喝

老汉骑上“洋玩叶”

设个叫“升子”你认识吗?

听戏就用“戏匣子”,爱不释手

老汉爱吃旱烟,这才能叫过瘾!

刚出锅的麻花香喷喷

专心

看戏走!

古会一角

电信活动搞得美

老来乐

卖饼大哥经常跟会

到西骆峪水库上看看

给我拍张纪念照

水库坝面上,游人如织

热闹的古会

来福寺庙人如潮

香火旺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