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延長40%生存期:復旦腫瘤胰腺癌診治打出“上海方案”

(健康時報記者尹薇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特約記者王懿輝)胰腺癌難診難治,曾經一度確診就相當於“判死刑”。近日,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在著名胰腺外科專家倪泉興教授的指導引領下,虞先濬教授帶領團隊每年完成胰腺惡性腫瘤手術近1千臺,連續4年居上海市首位,患者術後中位生存期延長了近40%,平均住院時間最短,均次醫療費用均低於上海平均水平1萬元,已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該團隊多項原創性成果納入國際國內指南共識,打破被歐美髮達國家長時間掌握話語權的學術舞臺,形成了胰腺癌診療的“上海模式”。

發病每年都在增加,胰腺癌發現記住“四不要”

由於前期沒有太多典型症狀,胰腺癌確診也很難。虞先濬教授見到無數發現就是晚期的患者,如何幫助患者早期發現,他表示,不要因爲中上腹飽脹不適,光想到是胃腸道疾病,胃鏡腸鏡做了一大圈,耽誤了發現胰腺癌的時間;不要因爲腰痠背痛,光想到是骨科的毛病或者腰肌勞損,又是推拿又是鍼灸,最後耽誤了胰腺癌;不要因爲中年以後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就只想到是糖尿病,藥喫了一大堆,最後可能是胰腺癌;不要因爲眼睛黃了黃疸就只想到是肝炎。卻忽視了胰頭癌引起的梗阻性黃疸。

虞先濬教授在門診位患者解答

上海工匠創新“胰腸吻合”減少胰瘻,創新淋巴清掃新方案

虞先濬教授團隊創新了很多手術方案:比如胰腺癌根治手術中胰腸吻合後發生的胰瘻是最常見、最致命的併發症。團隊創新發明 “乳頭狀殘端封閉型”胰腸吻合新方法,將術後胰瘻率從目前國際平均水平的15%下降至9.6%,已在全國20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獲得滿意療效。此外,經過前期大量臨牀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創新銳性解剖清掃法,不僅清掃淋巴結更徹底,還明顯減少術中出血,並使手術時間縮短近50%。團隊還通過研究發現胰腺癌淋巴轉移的特性規律,證實只有淋巴轉移陽性的患者才需要術後輔助化放療。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團隊代表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撰寫了《胰腺癌淋巴轉移診治進展與處理規範》指導臨牀實踐。虞先濬教授也在2018年11月獲得“上海工匠”榮譽稱號。

虞先濬教授團隊在爲患者手術

胰腺癌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糾正就診國際指南,改變國際分期

胰腺癌臨牀病理分期是決定治療策略的重要依據,更是制定具體治療方案的直接指導。相同分期下的不同患者生存時間存在巨大差異。虞先濬教授團隊基於胰腺癌增殖和淋巴轉移特性提出了“上海復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統”,修正了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最新的第八版胰腺癌分期。同時,該團隊還發現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增殖生長特性,建立了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改良國際分期系統,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是目前我國已發表的胰腺腫瘤臨牀研究最高影響因子的論文,且成果已經被國際指南採納應用,在一度被歐美壟斷的胰腺外科領域發出了“中國好聲音”。

2018年,鑑於團隊在胰腺腫瘤領域的傑出貢獻,受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託,虞先濬教授牽頭執筆編寫《胰腺癌綜合診治指南(2018版)》,納入上述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診療經驗和研究成果,現已發表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責任編輯:孫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