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孝成王之所以派赵括去替代廉颇,是因为赵括的父亲赵奢曾为赵国,立下不世之功,打胜了一场,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打胜的一场仗。赵奢在赵惠文王面前进行一系列的军事理论后,觉得阏与可救。

赵括,长平之战的主角,四十多万赵军,在他的“神指挥”下,只有几百活人回到赵国,使赵国元气大伤。从三晋之中最强的大国,变为和韩、魏同等的国家。赵括的“神指挥”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还为他打造了一个专属成语-纸上谈兵,嘲讽的味道扑灭而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赵孝成王的选择感到疑问,为什么赵括他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毛头小儿,赵孝成王却派他去替代老将廉颇?赵孝成王之所以派赵括去替代廉颇,是因为赵括的父亲赵奢曾为赵国,立下不世之功,打胜了一场,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打胜的一场仗。父亲这么厉害,赵孝成王自然认为儿子也差不到哪去。

赵奢一开始只是赵国征收田税的官吏,职位上虽然带个官字,但实际上来说根本不是官。就是这么一个收田税的,在收平原君家里的田税时,平原君家里人不肯交税。要换别人,面对君主家里的兄弟不肯交税,顶多嘟囔几句就走。可赵奢不同,直接把不肯交税的九个人给杀死。平原君回府听闻这件事后,勃然大怒,直接命人将赵奢捉来,欲要将赵奢处死。赵奢在紧急关头,不慌不忙的讲一堆国家存亡的大道理,说服了平原君。平原君还把他推荐给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觉得此人是个人才,便让他管理全国的赋税。赵奢一上位,便把赵国的赋税事业搞得风生水起,国库蒸蒸日上。

公元前二百六十九年,秦国派兵包围赵国的要道阏与,试图将赵国一分二。军情紧急,赵惠文王急忙召见各位大将商议如何保住阏与。赵国列位大将,包括廉颇,都觉得道路崎岖不平,而且路途又远,应该是保不住了。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赵惠文王召见了收税的赵奢。赵奢在赵惠文王面前进行一系列的军事理论后,觉得阏与可救。赵惠文王大喜过望,立刻派重兵跟随赵奢前往阏与。赵奢刚刚离开赵国都城邯郸三十里,便就地驻守堡垒,整整二十八天寸步不移,还下令谁敢劝他立刻处死(此举是为了使秦军将领轻视他)。秦军将领收到探子回报后,轻视赵奢,觉得阏与势在必得。

正在秦军将领沾沾自喜之际,赵奢率兵急速进军阏与,两天一夜的时间直接到达阏与。到达阏与的赵奢在许历的提议下,占领了阏与附近北面的大山头。秦军直接出兵,欲与赵军一战定胜负。但见到赵军在山头上,不敢大肆发起进攻,先率兵进攻山头上的赵军。可山头上的赵军奋力抵抗,秦军根本上不去。赵奢伺机而动,在秦军不知觉的情况下,发动士兵猛攻,山头上的士兵见势,直接顺势冲了下来。两面遭遇赵军夹击的秦军,一时不知所措,军心不稳,被赵军打的落花流水。在所有人都认为,此战不可行的情况下,赵奢打胜了这场不可行的战役,阏与之战,一战封神。赵惠文王,得知大捷后,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和廉颇,颇,蔺相如相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