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皆好酒,而且喝起酒来就像喝白水,于是三国演义整本书都飘着酒香:曹操刘备论英雄需要青梅煮酒,关云长刮骨疗毒也要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张飞张翼德,更是无酒不欢,擒严颜破张郃,没有酒就成不了事儿。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的赵云赵子龙,也跟大媒人赵范先把酒言欢认作兄弟然后才翻了脸。三国处处都有酒,名将从来不饮茶。诸葛亮鲁肃冒着生命危险草船借箭,曹营箭如雨下,他们两个却在船舱里只顾酌酒取乐,全不怕一支火箭射来,他们变成酒精灯。了解当时酒文化的人当然知道,后汉三国时期的酒,其实跟现在的啤酒也差不多,万一船上草人着火了,用几杯酒也许就能浇灭了。当然这前面说的是笑话,诸葛亮哪里舍得用酒来灭火,船下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长江水。咱们今天要说的张飞许褚这二位三国顶级猛将,在喝酒之后的表现:张飞大醉之后能吓退吕布,许褚大醉之后咋就打不过张飞了?

论起三国猛将,张飞许褚当然是顶尖的存在,吕布赵云虽然英勇无敌,但却不像张飞许褚那样暴躁威猛,勇将和猛将还是有区别的。一般人看来,酒壮英雄胆,就像武松说的那样“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又有力,又有势。”。但事实证明武松这话有点吹牛,因为他打老虎的时候,已经“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而后来十分大醉的时候,拿着戒刀也没打过一条黄狗,反倒把自己掉到溪水里去了,差点得了低温症,这才在四肢乏力的情况下被战五渣孔明孔亮拿去打了一顿。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许褚和张飞。如果以马超为参照物,那么许褚和张飞的武功应该是差不多的。许褚拎着大刀往曹操后面一站,就吓得马超不敢动手,这件事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记载。咱们此前一直说正史,今天换个轻松的角度,且把三国正史放在一边,就拿演义小说来说说酒的故事。

三国名将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似乎张飞还要排在马超后边,而许褚还要更靠后。但是细看整部三国演义,除了让曹操割须弃袍,马超这辈子好像净打败仗了:他跟张飞许褚对打,最后都是不分输赢。其中许褚赤膊战马超,打了二百三十多个回合,最后许褚还撅断了马超的枪杆,两个人“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这说明两个人都已经招数用尽,就差互抡王八拳了。要是没有双方众将一拥齐上大乱斗,最后兴许就是“力大”的许褚占了上风了。

再来看张翼德大战马孟起:两人百天大战二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于是马超提出挑灯夜战。后面发生的事情说明马超这个人鬼心眼不少,他是想趁着火光晃眼偷袭张飞,在打到二十多回合的时候扔出铜锤,要不是张飞躲闪得快,就被一锤子闷到脸上了(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被马超暗算,也堂堂正正地还以颜色射了一箭,当然也没射中。两个人平分秋色各自收兵,看起来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估计力气也都使的差不多了。

这样看来,张飞和许褚的战斗力都约等于马超,也就是说张飞和许褚也在伯仲之间。但是张飞和许褚在赤壁之战之后有过一次交手,许褚骑着无鞍马来斗张飞,加上张辽徐晃也来凑热闹,“三猛战张飞”,一场混战,谁也没奈何得了谁。而许褚再一次遇到张飞的时候,恰恰是在喝了十分酒之后。那是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的决战中,许褚为曹操押运粮草,而张飞则要趁火打劫,于是这两个猛将就有了单挑的机会。

面对运粮官送上的酒肉,“褚痛饮,不觉大醉,便乘酒兴,催粮车行”。这时候的许褚可不是烂醉如泥,因为他此时正是“酒壮英雄胆”的境界,还放出豪言:“吾有万夫之勇,岂惧他人哉!”但是许褚没想到他遇到的不是一般的他人,而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燕人张飞张翼德。这场二猛对撞让人大跌眼镜:“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小说家给许褚找的理由是“因酒醉,敌不住张飞”。但是这理由似乎站不住脚,因为张飞也曾大醉过,在把许褚挑落马下之前,他就喝着诸葛亮送来的送来的美酒,把曹魏名将张郃打成光杆司令弃马爬山逃命去了。

张飞喝酒,“坑”了不少对手,严颜、张郃都上了他的恶当,就连吕布见了醉酒的张飞,也要退避三舍。那是在吕布偷袭徐州的时候,张飞宿醉未醒,正是手软脚软的时候,吕布却也心怀忌惮: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眼巴巴地看着张飞带着十八骑燕将杀出重围绝尘而去,张飞在突围路上,还只用三个回合就干掉了吕布的老丈人之一曹豹。

这时候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同样是喝得大醉,为什么张飞能擒严颜败张郃,而许褚却被张飞一矛刺落马下?其实这原因很简单:张三爷之醉,多数时候都是装醉,看着醉眼朦胧,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正憋着坏笑给别人挖坑呢。粗中有细或者说是细中有粗的张飞是似醉非醉,而许褚是个表里如一的直性子莽汉,醉了就是真醉了。有心算无心,许褚当然不是张飞的对手。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答案:如果张飞和许褚都在清醒的全盛状态下对决,是张飞的丈八蛇矛厉害,还是许褚的九耳八环象鼻子大刀(评书里的)厉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