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仙樂縹緲 陳佩廷 - 古箏曲

孫其峯,當代著名畫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自唐人張彥遠倡導“書畫同源”之說以後,書畫兼精的藝術家,可以說是代不乏人,孫其峯就是一位書畫都很擅長的藝術家,當我們觀賞他的書與畫時,便能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交融和相輔相成。

今天我們來看下孫其峯教授的百合、卷丹、水仙畫法,不僅有畫法,還有講畫理,細細讀來,受益匪淺!網絡素材,僅供參考,朋友們就不要挑剔圖片太小的問題啦,圖片是要結合文字來看的……深入學習的話,還是入手一本正版圖書更爲清晰哦。

素材來源:《國畫名家創作解析 孫其峯》(天津楊柳青畫社)。

廣告

國畫名家創作解析 孫其峯

作者:孫其峯

京東

點擊回顧精彩內容:

孫其峯教授講解翠鳥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白頭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戴勝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鴛鴦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鴨子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麻雀喜鵲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黃鸝畫法

孫其峯教授講解白菜畫法

百合

百合花與卷丹、玉簪、晚香玉、萱草、朱頂紅乃至唐菖蒲、水仙花等,均屬近似的六瓣花型,把它們放在一起並以百合爲重點來學習是很方便的。

畫法:百花花六瓣,分裏外面層排列。初練習要抓住幾點:一是花的圓形外廓,二是花瓣的組織,三是透視形狀,起稿方法統見圖例。畫百花花最常用的角度是半側和微側。背側也要學會。全正面與全背面,既難於處理,又不好看,可以不畫。常用花的姿態,開始學習可以死記硬背,這大有好處。要想熟練掌握一種花型,最好的方法除臨摹和寫生外,就是經常畫默寫,這裏介紹的起稿方法也是一種默寫的有效方法,只要能夠牢記幾朵花的形狀,再加以變化,自然可以運用自如了。

初學由於心中無數,往往在生宣紙上不能掌握好造型,可預先起一個墨線(線要重)稿,浸在紙下依樣來畫,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勾花中側鋒混用,點葉則多用側鋒。

百合花品種很多,這裏畫的是常見的一種,也是較好看的一種。

畫法:畫這類較簡構圖,可先用指甲把花頭位置圈出,再相勢畫一下枝梗方向即可正式落墨。花用較淡幹筆先畫內三瓣,次補齊。花要有一朵側姿的,因爲百合花筒是它的主要特徵之一,而且也很美。兩朵花一側一正(微側),形成對比。葉用墨一筆畫成,不足處須補筆完成之。趁溼勾葉脈,一邊一筆合二爲一,這樣畫較容易掌握。花用淡草綠分染,再罩粉(趁溼),瓣根粉要薄或無粉。上粉要薄而勻。葉用綠染。石頭是在花設色前畫好。前有花草之石要畫得單純些,皴筆宜少,免得干擾前面的花草。石皴染淡赭,亦可通染,石後點草綠密苔,以增氣氛,同時襯托一下百合的花與葉,增加層次感。

百合型的花

水仙、玉簪、唐菖蒲、文殊蘭等都是百合型的變形花,這些與是花鳥畫中常用花,畫法大致與百合相同,可互相參證。

畫法:水仙、玉簪花、文殊蘭多白色,大都用勾來畫。唐菖蒲有白也有紅、紫等重色的花可勾也可點厾(淡色花用勾,重色花用點厾),不論是點還是勾,作爲練習,都要從勾勒入手,平素可以多作勾勒花頭的練習,以求達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畫理:寫意花卉中的花,有勾、點兩種方法表現。一般白花或淡色花宜用勾,反之則宜用點。原因是中國畫是用白紙作畫。白紙上畫白花或淡花,沒有足夠反差,所以採用勾邊的方法才能取得足夠的對比效果。重色花用重色畫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另外,在寫意畫中常用勾花點葉法,這是讓“勾”與“點”形成對比,增強表現效果。這些法子應靈活運用,切忌指導它僵化。

山丹丹(卷丹)

卷丹是百合的別種,俗稱虎皮百合。

畫法:畫法大致與百合同。花用硃砂蘸牡丹紅點染,或用朱磦蘸牡丹紅(或胭脂)畫,先畫內三瓣,後畫外三瓣,每瓣基本上一筆畫成,其翻卷與不足處,加筆補足。點花瓣凡是在左邊的都從外向裏畫,在右邊的則由裏向外畫,這樣畫方便。也有人一概由裏向外畫,當然也可以。卷丹花瓣上有重斑,要趁溼用胭脂或調墨少許點,點時注意瓣的方向。花蕊很好看,六雄一雌,蕊柱要畫出曲線,蕊珠與蕊柱都可用胭脂調墨畫。葉大致與百合同,葉腋有珠芽,如豆狀,用胭脂調墨點。根部可畫細勁的草,以豐富畫面。

畫理:作畫也同寫字,有筆順,不過作畫的筆順不太嚴格,細究筆順(無論是書或畫),只不過是方便施工的步驟,不必太死守,尤其是作畫,只要方便就可。作畫大致的筆順是由左至右,從上到下,反其道爲之,只要能畫出好效果,也可以。

水仙畫法

作品示範

畫法:先畫前面一叢水仙,次畫石,再畫石後水仙。水仙可先畫葉,次畫花,如果花在葉前則先畫花。石頭在這裏是爲了襯托水仙花和豐富層次而設的。前面的水仙用較重墨勾,漸後漸用幹淡墨勾,以便分出層次。石用點染與勾皴結合的方法畫。接近花的地方要用點染,使之與花形成對比,用筆要整,否則會影響花的突出。花用幹淡筆松勾,設色較簡單。葉用草綠或略加石綠染,可略分濃淡,用濃淡分出層次。花蕊用藤黃略加朱磦畫,水頭可大些,使之滲出蕊圈,顯得厚潤。枯枝是後加的,因爲水仙葉有些“平”“順”,所以用枯枝來“破”它。最後視需要加苔,來豐富和調整大關係。

畫理:這幅畫雖小,但它卻有四個層次(枝、前面水仙、石、後面水仙),處理多層次的關係時,要特別注意其大關係,每一層都不要畫得太瑣碎,只要把大的層次關係處理得恰當,就可以收到好效果,切忌“因小失大”。

白描細筆水仙

這是一幅較細的白描水仙。白描水仙與白描竹子一樣,歷來被畫家所重視,甚至有的畫家,終生都在畫白描水仙。

白描水仙,最好有個底稿。底稿可以這樣繪製:先在圖畫紙上用鉛筆勾畫出葉子的部位,然後圈定花朵位置,再用鉛筆進一步刻畫,滿意後即可落墨(線可粗些),然後再依稿作畫。畫水仙葉子要注意穿插交錯關係,叢與叢之間還要注意前後關係,水仙花要畫出花與花之間的爭讓、反正等關係。葉子的花蕊的墨色可略重些,花可略淡些,這樣會有些濃淡變化。勾線要筆筆有交代,嚴謹周詳纔好。白描水仙也可用淡赭或淡花青復勾一下,以增加線的厚重感。有時也可以用淡花青或淡草綠把花朵甚至葉子的外邊烘染一下,會使白描效果更明顯。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