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騙了十幾萬她反而說道:我知道TA在騙我,但是我願意……

前幾天,有一則關於老人的新聞引發了不少人關注:女生生理期坐愛心座被罵,大媽怒吼逼其讓座:“我也生理期過”。

大量的網友表示:在老人素質地下方面,海峽兩岸倒是特別一致。在這條微博後面的留言裏,這種言論充滿了整個評論區。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一直是從小就教的美德,小編小時候也和爺爺奶奶住過很長的時間但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對老人的態度變了。

跳廣場舞,不止擾民還搶地盤的是老年人;公交車上搶座位的是老年人;摔倒了碰瓷的還是老年人;散播朋友圈養生謠言的還是老年人……

“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樣的話題討論層出不窮,年輕人在朋友圈中都屏蔽了自己的父母,覺得父母不懂自己的生活,還有很多人擔心家裏老人被騙,老年人似乎成爲了年輕人的累贅,成爲了許多人不願意談起的痛點。

可是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老人才是家裏的中流砥柱。

老年人的角色

一個60年代出生的老年人,今年是50多歲,在TA的前半生裏,他得經歷新中國成立後經濟最困苦的時期,文化動盪的時期,以及社會變革最快的時期。

他們大多數仍秉承着“養兒防老”的理念,因此他們一般有多個孩子,其中必定會有個兒子。

因此,他們的首要角色是父母。跟現在養孩子不同,老一代因爲社會資源不夠豐富,要養一大家子人,他們只能將孩子拉扯大,“拉扯”二字看似簡單,背後卻滿是艱難。

孩子大了,從上學到結婚到工作,都有他們的身影,許多人討厭老年人事事插手,覺得他們分不清界限,其實,他們只是對“養孩子”這件事責任心太強。

等你工作穩定,開始生兒育女,他們便成爲了你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你工作的時候,他們不僅要照顧你,還得幫你照顧下一代,甚至還得幫你教育好。

於是,他們便成爲了保姆。老人幫忙做家務、煮飯菜、帶孩子,在家裏包攬一切能做的事情,這跟保姆毫無區別!甚至保姆還是拿工資才幹活的,而老人全都是出於對家人的親情纔會幫忙承擔這些。

做保姆也就算了,畢竟小朋友帶到上幼兒園也就可以了,但據我瞭解,身邊好幾個爺爺奶奶都是輪流轉,帶完了大兒子的孩子,去帶二女兒的,帶完了二女兒的去帶小兒子的,帶完了小兒子的大兒子生了二胎。甚至老兩口還得分工,不然帶不過來。

有些老人的父母還健在,他們還得承擔着爲人子女的責任,只是這對於他們來說太難了。也許連老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們每天都在扮演着這麼多角色,就好像萬能的一樣,他們對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

老年人的經濟意義

提錢是有點俗,畢竟親人之間,感情是無價的,但也因此,我們也習慣了接受來自親人的愛,來自親人的經濟援助。許多人會覺得家裏人越多開銷越大,但如果家裏沒有老人,我們其實會花更多的錢。

據小編了解,在嘉定有一部分年輕人已經買了房子。無論是付了首付,現在揹負着房貸,還是一次性付清房款,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大多數年輕人買房都得到了家中老人的經濟支援。不只是嘉定,整個中國都是如此。以一個普通的100㎡的房子來說,3萬均價,首付也得35萬,一個普通人沒有5年很難湊夠這麼多錢,更何況以後還要還貸。沒有老人的支持,這些人還需要多奮鬥多少年?

前面說了老人帶孩子的事,我也有同事是家裏沒有老人幫忙帶的,所以他們請了個保姆。

在嘉定,請一位保姆需要一個月支付5000到6000元,這還不是住家保姆,如果需要保姆住在家裏照顧孩子,這個價格是8000到10000。這樣算下來,家裏的老人幫忙帶娃,又給年輕人省下了一大筆開銷。

老年人創造了這麼多的經濟效益,但是他們卻最怕成爲家裏的累贅,尤其是,當他們生病的時候。老年人病不得,也不敢病,小編每次回老家見奶奶的時候,聽她說得最多的便是:“不知爲什麼我還不死,小病有許多也沒事,就怕生大病……”

我們真的有善待老人嗎?

常在網絡上看到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的新聞,經常有受害人家屬抱怨他們勸不住老人,這些老年人執意要買保健品,好像甘願被騙似的。但這背後的原因我們想過嗎?我們真的有善待老人嗎?

小編之前就幫網友曝光過嘉定一個類似的事情,有個銷售不論颳風下雨都來他們家,對老人噓寒問暖,悉心照顧,因爲網友要上班工作,管不了,結果最後被騙了十幾萬。

沒曾想後來我們幫網友揭穿了對方的套路,老人反而不開心,她跟網友說:我知道TA在騙我,但是我願意……

還有一位網友講述過她爺爺奶奶的故事,他們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但卻買了幾萬塊根本沒用的保健品,家裏人不讓喫,他們還急了。其實是因爲他們認爲保健品能讓他們保持健康不生病,這樣就不會給家裏的孩子添麻煩,如果生病了既要花費孩子很多錢,還要耗費孩子精力來照顧他們。

小編相信不止這兩位網友家裏的老人有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工作繁忙,沒時間陪家裏的老人,也不是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交際圈。尤其是那些剛搬到大城市,或者以前居住的地方拆遷了的,要花許久才能適應新的地方,無人陪伴的空巢老人,就成爲了那些騙子的目標。

那些被騙買下高額保健品的老人們,哪裏是老糊塗了?他們缺的是愛和陪伴。

還有人會因爲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把他們送到敬老院,又長期不去探望。以前小編不知道敬老院的老人們有多盼望子女的陪伴,直到看了這則新聞。

敬老院的老人冒着危險都要翻牆而逃,只因思家心切。看到這個標題,我當時就淚目了。其實和孩子一樣,老人也需要陪伴。

的確,因爲時代的原因,老一輩跟我們有許多觀念衝突的地方:他們經歷過苦日子,所以許多人異常地節儉,愛貪小便宜;他們大多數人文化不高,沒有受過完善的教育,所以纔會相信養生謠言;他們努力工作了一輩子,卻沒幾個是爲了自己,大多數都是爲了下一代,即使退休了仍在奮鬥。

誰又能說,當我們老了的時候,不會被自己的後代嫌棄呢?不會跟不上以後的時代呢?

每個年齡層總會有“壞人”,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只是因爲年輕人佔領了社交媒體,他們取得了這個時代的話語權,所以纔會有那麼多“壞”的老年人被曝光。可大多數老年人的期望,不過是白天幫孩子帶帶娃,閒暇的時候跳跳廣場舞,下下棋,做做飯,安安穩穩地過完下半生,最後,健健康康地離開這個世界而已~

這篇文章,既不是爲了幫那些“壞”的老年人洗白,也不是號召大家,說些無意義的口號。只是感覺社會似乎對老年人越來越苛刻,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只關注了“老”,卻少有人關注“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